冯新生:散履扬州,别样滋味

作者: 冯新生 来源: 中关村杂志 时间: 2018-04-22 08:17 阅读:
  冬季访扬州,虽然人流稀疏,却别有一番情趣。一旦纷纷扬扬、漫空迷离,你大可与情人深入其中悠闲散步,想象自身是写意中的点睛人物。

雪晨,早茶有情怀

人们面对烟花三月,大多会向往巨商深宅院、飞絮瘦西湖,特别是东关古街,名店老号的招幌在暖风中摇曳。情侣依依、花伞簇簇……殊不知,冬季访扬州,虽然人流稀疏,却别有一番情趣。

扬州的冬雪历来少见。一旦纷纷扬扬、漫空迷离,你大可与情人深入其中悠闲散步,想象自身是写意中的点睛人物。扬州的早茶老店,很早便开门迎客,无论是冶春、锦春、富春还是共和春,都会与晨风共婵娟。你与她,为此放弃恋床、黎明即起,笑吟吟携手散步。

你们在扬州宾馆入住时,已从导游口中听到描述扬州早茶的一段曲调,恍然如食香缕缕袭来: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拌干丝,风味糕,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扬州人讲究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而皮包水就是吃早茶的真实形态,或理解为肚皮包着茶水,或诠释为早茶的当家吃食,譬如,面皮包着汤水的扬州包子。好萌好俏!

步入冶春茶社,最吸引你们视觉的,自然是临水曲栏、水雾萦绕、画廊迂回、绿色常在,食客悠然而来、飘逸而去,食境如诗如画。

既然以早茶的名义,品茶,自然要放在首位。于是,你与她目光相聚、会意一笑,先点了冶春一枝独秀的魁龙珠。在茶香缭绕中,扫视窗外御码头雨雪纷然,共话清代那位到处题刻的风流帝”……

绿茶品啜通透,你们感到食欲大振。貌似老扬州,点了这家店最富招牌感的烫干丝、四色锅饼、冶春蒸饺、五丁包子。

扬州早茶的特点,是甜咸适中、不多不少、精致脱俗、留有余味。点缀火腿丝且豆香四溢的烫干丝,展现在扁舟形状的盘中。菜盘一隅,是一柄微型折扇。蛋青为扇面、笋丝为扇骨,胡萝卜丁为扇坠。在京城生长的你,很难想象,一款豆腐制品,能让厨师如此精心设置!同样酷爱文学的你与她,对此,不约而同地吟诵起童年、少年、青年生活在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朱自清那篇《说扬州》:烫干丝,先将一大块方的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逼去了水,抟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背诵之后,你们细品烫干丝的滋味,谁也没过多品评。似乎在默默怀念着什么。

蒸饺上桌,精致且味美。同以采写为职业的你们,在下扬州之前自然做过功课。扬州有富春的包子,冶春的蒸饺之说。冶春的笋肉蒸饺,不但个头大,而且皮儿薄、馅儿多、汤汁浓,食之满口充溢香浓感,肥美而不腻。你忽然发现,她没有急于品尝蒸饺,目光凝聚在回廊悬挂的一幅书法。你随之扫视,竟然看到清代美食大家袁枚《随园食单》中,一段有关冶春蒸饺的描述……

清晨,在扬州早茶世界里探春,自然不能错过色味绝佳的五丁包子。这一点,你与她早有共识。让你们突发惊喜的是,当这款皮如纸、半透明、汤汁饱满,肉香凸现的包子上桌后,一曲评弹开场唱来,讲述的,恰恰是风流帝乾隆爷与五丁包的传说。

于是,你们随着唱词内容,任由漫漫追思,融入那情、那景……

那年,也是冬雪迷离的清晨。在扬州御码头下榻的乾隆帝,突然要求御膳早点须做到五不过: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这五味,囊括了补、鲜、香、脆、嫩。主辅料配比稍不均衡,便难达到五不过的要旨。

众御厨特请当地一位姓丁的名厨参与精心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大为满意,连连称赞。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一曲罢,包子滋味也尽情领略,你们再次扫视窗外,雨雪已远、画舫轻移,晨阳粉嫩。在扬州吃文化,莫非可超越季节、超越时空?

 

个园,堆石多意境

扬州虽美,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散履闲游,总感觉少了峰峦之辽阔、起伏之苍翠。这等现实,与一江之隔的——镇江,形成视觉落差。好在定居于此的古人,精心设计、移花接木,补上这一缺憾。

古时,聪慧者创意下隆起的,便是精致院落之内的假山。留下的绿,便是画廊幽径之侧的竹丛。如果说,镇江市引以为傲的南山、茅山、宝华山……是衣冠鲜亮、姿容俊朗的儒将,那扬州市的竹园、何园、听雨书屋……便是举止温润、摇扇谈笑的儒商。当年,那些功成名就者,宁肯舍弃帝都那繁华街市、豪华府邸,也腰缠十万下扬州,依恋小院深深,陶醉波光竹影,真的会享受人生。

我恋扬州。绝非瘦西湖那画舫朱亭、二十四桥,而是扬州的竹与石。

或连缀成片、或形单影只的竹,与大写意般的石景互动,堪称佳配。

其实,假山这个词,有失偏颇。因为,堆砌成景、以称谓的石块,是由峰峦峭壁中精选而来,尽管是乾坤大挪移,也是广义的山。恰如瘦西湖之水引自江河,岂可以假湖之名称谓?

山石与竹影,是扬州城的灵魂。阳春三月、我迎着花香絮舞,徜徉在扬州古街。醉意悠然间,抬望眼,巧遇个园,于是,一脚踏入。

个园的,既是竹字半边,也因翠竹顶部呈3片绿叶,以自然之态形成字。竹影印于白墙间,也是一片片字。个字,另一个含义,隐喻园中半景为竹。 这类精巧的园名,或许,只有在江左烟霞丽景中可见一二。

园景另一半,自然是石。嘉庆年间,扬州这片最具个性、凸显风雅的名园,被盐商翘楚选为颐养胜地。院内幽静处的多类珍贵名竹,值得品味之处,不在于植物本身价值,而是在于创意设景的奥妙。

悠闲踱步,来到水景之畔的画廊中品茶。缕缕茶香,从精美的镂窗飘移到曲径边的竹丛深处,随着轻风弄叶的低吟升华了。小院深深,舒缓流动的是历史文脉,留下的是超逸哲思。

临窗品茗,随春风吹皱的涟漪放眼,见太湖石垒就的假山,潇洒立于碧池内。顶部摇翠、底部苔藓。扬州的叠石艺术,强调的是独特意蕴。其形状包括皱、漏、瘦、透、秀、丑。我对字略有不解,试探着问询品茶老者。老者朗笑,用合拢的折扇指着池中一座山石问:你看那座假山美不美?它像个什么字?我凝神细看,原来正是个字。老者说,美即丑,丑即美,关键在人的视觉。我听后陡生一种感悟,此时此刻,手中绿茶尽管色淡,一番感悟却浮上心头。

园中假山山景分为4板块,以四季分布。含哲理、意趣深的是秋山。这座以红褐色黄山石堆叠而就的山景,据说是石涛和尚遗构。仔细端详,确有几分石涛画黄山的神韵。穿越秋山的过程,恍若人生坎坷之路!须上下盘旋,左顾右盼。有时,明明看似通途、又似捷径,于是兴冲冲走去,却不料碰壁折返。有时看似尽头、无路可行,大胆冲去,竟然别有洞天,竟然直通山巅。春光明媚下的石壁,镌刻一口诀:通而不通,不通则通或云大不通小通,明不通暗通。我认真咀嚼一番,感叹寓意深远。

走出个园,山石竹影依然萦绕于心境。维扬之美,在乎她的内蕴。

 

冯新生(笔名:心声,网名:京城散人):报社资深记者、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多家网媒传播平台专栏作家、签约作家。曾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约7000余篇(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征文中,曾获小说一等奖、诗歌一等奖、散文二等奖,千余篇文学作品被新华书店发行的文学丛书选载,200余篇小说、散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台选播,300余篇游记散文,分别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学会编著的《课外语文》登载。专著包括: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小说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华天宝》《游出滋味》《行者手记》。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