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春:讴歌北大荒精神的老电影

作者: 赵国春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时间: 2018-10-23 09:52 阅读:
赵国春:讴歌北大荒精神的老电影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荒深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在同农场干部职工交谈时强调,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总书记也提到了北大荒当年的老电影。笔者就说说北大荒老电影背后的故事。 

《老兵新传》:拼搏者的奋斗之歌 

走进北大荒博物馆第四展厅,你就会看到展窗里播放的电影《老兵新传》。这既是我国第一部在银幕上塑造北大荒人光辉形象的故事片,也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电影,讲的就是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厮杀的老兵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来到东北边陲开发北大荒的故事,电影里他们叫老战或小东子,生活中他们叫周光亚或梁军……

年龄稍大些的观众都记得电影《李双双》,这部电影的编剧是荣获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殊荣的著名作家李凖。六十年前,就是李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电影《老兵新传》,他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在银幕上塑造北大荒人光辉形象的作家。从此,李凖和北大荒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李凖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村子,读完初一就辍学了,在家一边劳动一边跟祖父学文识字,阅读古典作品。在学徒期间,他用微薄的工资,租读了租书店里几乎所有的中外名著。十八岁那年,他在小镇做邮递工作,一边投递书信,一边抽时间阅读经他分发的几份报刊。后来他自学写作,四十多年一直坚持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一名高产作家,著作甚丰,除了一系列反映新农村的中短篇小说以外,仅电影创作就有二十多部:《老兵新传》《李双双》《龙马精神》《大河奔流》《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等。

电影《老兵新传》的创作是一九五六年。当年,北大荒友谊农场正办得热火朝天,作家、记者不断来访。李凖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来到友谊农场采访,遇到了曾任通北(今赵光)农场场长的周光亚到友谊农场当分场场长。周光亚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一九四八年就到北大荒办起了农场。

农场团委书记刘焕高负责接待李凖,他被安排在场部小红楼二楼住宿。后来谈起这次采访,李凖说:“临来时,邓拓嘱咐我,要搞报道,反映农场的大机械生产,不要写作品。谁料来了之后,遇到周光亚这个人物,我就按捺不住,写起电影本子来。”

北京电影制片厂一九五九年拍完《老兵新传》,在全国公映后,立即引起轰动。全国人民对北大荒都有了深刻的印象,北大荒人一时间也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老兵新传》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优秀影片,不久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奖,李凖荣获最佳编剧奖,崔嵬获最佳男演员奖。身为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曾在《大众电影》杂志上著文给予高度评价:

“我非常喜欢这部宽银幕彩色故事片,《老兵新传》是从胜利的武装斗争上生产战线上来的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影片中的老兵——国营农场场长战长河(人们亲切地称他老战同志)的形象是有普遍性的,但他们又是集中的典型……从北大荒可以找到,在新疆、青海、海南岛、江西及其他各地区都可以找得到。他的传记是一篇从国防最前线向经济建设最前线的动人的真实的传记……老战同志的扮演者崔嵬同志的杰出表演,成功地塑造了可贵形象。《老兵新传》是一部艺术为现实主义服务的出色的影片……”

郭小川发表了评论文章,指出老战这个人物形象的独创性,突破了当年塑造英雄人物的某些框框,具有鲜明的真实性。

一九九四年九月,李凖回到阔别三十八年的友谊农场,冒雨参观了农业现代化的窗口——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并聆听了改革开放给这个生产队带来的巨大变化,不禁欣然命笔:“老兵白发,北国绿野。”来到八五三农场后,他又泼墨成诗,写下了:“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 

《北大荒人》:拓荒者的奉献之歌 

走进北大荒博物馆第四展厅,你会看见展窗里的电视正在播放北大荒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北大荒人》。

电影《北大荒人》的创作者是范国栋。范国栋一九三五年生于北京,一九五一年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八年春天随十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在八五三农场四分场(雁窝岛)当农工和文化教员。后来,他随农场业余文工队的同志调到刚刚成立的铁道兵农垦局文工团。转业官兵艰苦奋斗的气魄、火热的生活使范国栋激动不已。由于局里要进行文艺汇演,话剧队缺少合适的剧本,他决定把十万转业官兵创业的历程,和听说过的当年老铁道兵开发雁窝岛的动人事迹,再现在舞台上。

范国栋当时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闯劲儿,一夜之间完成了独幕话剧《愿望》,在局第一届职工文艺汇演中上演,反映不错。当时正在垦区检查工作的农垦部宣传处副处长皮以德看了戏很高兴,立即找到范国栋和话剧队的同志们,对大家讲:“你们的戏演得不错,演员阵容也很强嘛!剧本写得也很风趣,只是反映的生活面太窄了:两个四川姑娘到北大荒来,一心想开拖拉机,结果分配她们去养小鸡,闹情绪,在大家的帮助下转变了,就这么一点子事。当然,作为一个独幕话剧也还可以了。我现在提个希望,希望你们写个大戏,大型话剧,写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这是一件大事,在古今中外都算是个创举哩!全国人民的眼睛在看着我们,许多外国人也在注视着我们,那么多当兵的到北大荒搞啥子名堂?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打出粮食来?你们来北大荒一年了,用事实做了回答,这还不够,还要用一个戏来回答,在舞台上向全国人民汇报!这是个大题目,题目我出了,文章要靠你们来做,好不好?”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好!”于是,范国栋开始了话剧《北大荒人》(原名《雁窝岛》)的创作。在写这部剧时,他“一边写一边淌泪,连稿纸都湿了”。大删大改了六次。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当时在八五三农场二分场六队参加劳动,农垦局就从“右派队”找来了吴祖光帮助改这部戏。他看完《北大荒人》的初稿后, 提出了几条很好的建议。比如第一部中,党委书记高建民与战友之父黄志清和战友之女燕子相认一场是很感人的,吴祖光称之有戏,建议大做文章,可把燕子改为高的亲生女儿,抗日战争中失散,相见不相识,使之成为人物关系的一条主线贯穿全剧,不要一下子就认出来,要到最后戏的高潮时再相认,相认本身又是一个高潮。这本来是提高戏剧艺术的一个好主意,是行家里手的有识之见,可是这条建议在集体讨论时被否定了,有人说“搞不好会有‘人性论’‘人情味’的危险”。

当时范国栋看到吴祖光挂在嘴角的一丝苦笑,心里只有遗憾。虽然他脑中也有“怕”字,但修改剧本时,他还是采纳了吴祖光的一些建议。比如,第一幕,燕子过灯节点蜡烛的细节,对当场几个人物性格的刻画和舞台气氛的渲染都很生动。吴祖光当时笑着说:“这可是有点人情味儿啊。”范国栋挤了挤眼说:“这是无产阶级的人情味。”说罢二人都笑了起来。

剧本几经修改,一九六○年八月,《北大荒人》在首都正式公演,立即引起轰动。演出后,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在协会秘书长李超陪同下,走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并与演员们合影留念。随后,李超对范国栋和团长说,田老很高兴,要谈谈这个戏,叫你们跟田老去听意见。他们就上了田老的汽车,来到西单曲园饭庄,跟着田老夫妇往里走,原来田老是请他们吃饭。田老一边吃饭一边谈意见,还向他们询问北大荒的生活情况和文艺活动开展的情况。之后,解放军总政治部肖华主任还为话剧团专门举行了一次招待宴会,欢迎北大荒的转业官兵代表回京为部队作汇报演出。当年七月,《北大荒人》的剧本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上海、天津和四川艺术剧院、甘肃话剧团、哈尔滨话剧院先后上演了《北大荒人》。王震指示:“要拍成电影,一部电影全国都能看到!”随即,北京电影制片厂把《北大荒人》列入拍摄计划,导演为崔嵬和陈怀皑。

第二年三月,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在著名导演崔嵬的带领下,到八五二、八五三农场拍景。基本上按照同名话剧的路子进行改编,使之电影化,并突出了原剧中存在的两条路线即先进与保守之间的斗争。崔嵬主演剧中老猎人这一角色,著名演员张平扮演党委书记兼场长。其他演员(包括群众演员)大都由北大荒文工团演员担任,如于绍康演农场副场长这个重要角色,袁玫演老猎人的女儿小燕子。

影片通过对雁窝岛的开发,展开了一波三折的矛盾冲突:即是否进岛开发,敢不敢进岛,以及进岛后能否站住脚跟等一系列故事情节,塑造了一群复转官兵的大无畏精神和战胜万难的英雄气概。当然也受时代的局限,残留着当年“大跃进”带来的痕迹。

影片拍完后,迟迟未公映。原因在于,当时“大跃进”过去了,人们开始冷静下来,党中央开始纠正左的偏差,并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过了一些日子,影片做了某些处理。一九六三年春节,彩色故事片《北大荒人》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后在全国放映。千里之外的祖国边陲虎林县,北大荒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电影。据说,电影拷贝是北京特意送来的。从此,黑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一个风靡全国的称号——“北大荒人”,这个称号一直延续至今。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知青仍以拥有“北大荒人”的称号而自豪。

《北大荒人》的艺术成就,还在于借助电影色彩的渲染和构图,第一次在全国广大观众面前展现了北大荒大自然的瑰丽与辽阔、大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威力,以及北疆军垦农场的社会习俗,使整个影片充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军垦特色和泥土气息。大批北大荒文工团演员塑造了自己熟悉的复转官兵形象,成功地展现了北大荒人的英雄气概。《北大荒人》不愧为一部“北大荒人编、北大荒人演、演北大荒人”的经典的好电影。

(原载20181023《中国文化报》)

 

 

 

QQ图片20181023095036.jpg

作者简介:赵国春,19573月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当过农工、木型工、宣传干事、报社编辑、副科长、科长、北大荒博物馆馆长。现兼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荒原随笔》10部。有60多篇作品入选各种文集,在全国《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读者》《名人传记》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500多万字。传记文学《北大荒的管天人》,获中国第三届传记文学奖。散文集《生正逢时》,荣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2015年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曾当选为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传略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东北文学60年》《黑龙江文学通史》《黑龙江文学艺术名人》等书。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