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显德:人,要常扫心境

作者: 乔显德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1-03-31 10:32 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所清扫过后的地面,是那样的整洁;旅游所见到清理过后的湖面,是那样的明净;日常所见抹擦过的镜面是那样的光洁;就是我刚刚擦试过的电脑屏也是那样的清新。如果不经常清扫、擦拭,就不会干净整洁,尘埃就会越落越厚,污秽不堪。所以,公共场所都设专人经常清理地面、湖面;我们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也常常清扫家中的地面、桌面、镜面、墙面、床面甚而电脑屏面。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或减少污染。
  其实,人的心境一如地面、湖面、镜面、屏面一样,也要经常清扫、清理,思想上的杂物”“尘埃也会越积越多,严重腐化思想。
  《论语》曾这样说过: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说,我每天都要对自己反省三次,为他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老师的传授有没有去复习?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三省,在当下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勉励和告诫我们,不断地反省自己。
  孔子也曾说过: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孔子的修身说表明了一个事实:古代圣哲先贤都对清扫心境,修身养性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记得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习总书记曾多次说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
  两代领袖都阐明了清理灰尘与修身养性的道理。毛主席生动地论述了政治与扫地的辩证关系;习总书记论述了身体清洁与思想清洁的根源关系,他所讲的:照镜子,是查找个人的问题;正衣冠,是注意个人形象;洗洗澡,是改正缺点错误;治治病,是处理存在的问题。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无视惹尘埃。这段话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这段话背后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他求法悟道颇有传奇色彩,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选接班人的故事。他要求众弟子写一段佛谒,大弟子神秀就写了上述这段话。大意是说,佛祖要把自身当成菩提树,心要当成明镜台,要时时擦拭,不要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而当时只为扫地僧的慧能说了另一段佛谒: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段话把佛家的至理说出来了,最终接班成为六祖。我欣赏慧能的高明,迎合了佛家的理念。我更钦佩神秀的现实,与现实生活是多么的相似。时时勤拂拭,无视惹尘埃。说得多好啊,说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一个人若不像扫地一样经常清扫自己的心境,自己的心境也会产生雾霾,不整洁,诸如财、贪、色、赌、懒等尘埃就会在心灵上潜滋暗长,久而久之,就会积重难除 ,破坏了原本澄明如镜、宁静宽舒的心境,污染成了污迹斑斑甚至脏乱不堪的心境。
  清扫心境,是清扫自己心灵上的污垢,提升完美自己的过程。一如开启了生活中的水龙头,不断地冲刷着日常器皿上的污垢,我们也要经常开启思想上的水龙头,让我们的心境常冲常新,将污垢荡涤干净。也如同心血管病人一样,血液中积淀的不良杂质多了,阻止了血液的正常循环,有的影响语言,有的行走迟缓,有的甚至影响到生命。
  常扫心境,心境才会始终保持清爽舒畅;常扫心境的人,才是走向完美人生的人。这也如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一样,如果发现一点尘埃”“污垢没有及时清除掉,天长日久,将会越积越多,就很难清理干净,更难以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了。
  由常扫心境我联想到了一个人心境污染与清扫的重要性,联想到了当下的腐败与反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轰动全国的腐败分子接连不断,截止2019年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33万件,立案审查中管干部414人、厅局级干部1.8万人、县处级干部13.7万人,天网行动开展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7242人。真是触目惊心,这些高官接连丢官、锒铛入狱,就是不扫心境的例证。这些都可称之为党的高级干部、人民的公仆,是最不应该让那些敛财、贪色之类的尘埃封住心灵的。假若他们当初常清扫自己的心境,让心境始终亮亮堂堂的,就不会沦为这样的下场。
  清扫心境,并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能做到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有的人意识到了清扫心境而又敢于去清扫心境;有的人意识到了清扫心境而不敢去清扫心境;还有的人被胜利的鲜花和掌声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清扫心境。从这里就可真正检验出清扫心境的高下,正如有人所说:懂得清扫心境,是大智;敢于清扫心境,是大勇。也就是说,懂得和敢于清扫心境的人,是大智大勇的人,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改正自己、完善自己的人,也是走向人生成功和完美的人。
  常扫心境,是古代圣哲先贤就已敲响的警钟,是完美人生的必然要求。愿我们每个人都要常扫自己的心境,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的人。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