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春:与丁玲相关的人士赠我书的故事

作者: 赵国春 来源: 北大荒史志 时间: 2019-02-13 17:21 阅读:

在赠送我书的作家学者中,有不同的群体 。与玲与关的这几位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丁玲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有幸也走进这个群体,和他们每次的接触,都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读他们写的书更是这样 。

丁玲的丈夫陈明赠我《别了,沙菲》 

翻开这本《别了,沙菲》,扉页上清楚地写着“国春同志留念,陈明赠,2001年5月23日”。让我想起了17年前陈明赠给我这本书时的情景。

  陈明是已故著名作家丁玲的丈夫。他曾经陪伴丁玲在北大荒工作生活了12年,他们把北大荒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2001年春,我把《丁玲在北大荒》的书稿,寄给北京的陈明先生,请这位和丁玲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亲历者,帮助我给书稿把把关,提提修改意见。很快,我就接到了他的回信,把亲笔修改过的书稿寄回的同时,还赠送我这本书。

  信是这样写的:

  国春同志:

  您好!

  收到你寄来的大作《丁玲在北大荒》,反复细阅了两遍,在字里行间再一次体会到北大荒战友们对丁玲的理解与尊重,对她坎坷一生的愤慨与同情,我很受感动,也很感激。在欣赏中我信笔记下了点滴文字,可以作为补白、说明或注解,不能成为意见,也不是建议,仅供参考而已。现用特快专递寄上,希望能早点收到,顺祝大作成功!

  …… 

  这本《别了,沙菲》是上海作家丁言昭编选的,2001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列入“漫忆女作家丛书”一版一印10000册。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陈漱渝作了题为《云霞出海曙,辉映半边天》的序言。该书选入了茅盾的《女作家丁玲》、沈从文的《记丁玲(节选)》等10篇关于丁玲的文章。

  丁言昭,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完成《在男人的世界里——丁玲传》后,再次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邀请编辑丁玲的作品,她在《后记》中写道:感到非常荣幸。同时,她也感到:“没有考虑到作者文章的广度和深度。如陈明的文章没有收入。只收了别人采访他的谈话录。我感到这些文章的内容,一般人都知道,用不着特地编选进去。其实,我犯了个错误。我自以为丁玲写了传记后,对她的一生非常熟悉,好像别人都和我一样熟悉她。没有考虑到读者面。”

  我和陈明想识在1991年。我还记得那年的8月,第五次全国丁玲学术讨论会在佳木斯市省农垦总局召开。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会员的全过程。见到了陈明、周而复、牛汉、雷加、庄仲庆等知名作家学者外,还陪同走他们参观了汤原­、宝泉岭、普阳农场,一直到“丁玲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剪彩。后来,我又接到了陈明先生签名的《丁玲文集》。

  陈明老家在江西。1917年2月出生在鄱阳乡下。1934年在上海上高中时,便秘密参加了上海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高中毕业后,1937年1月,抛弃家庭,经­北平、太原­、西安,5月4日到达延安,先后在抗大、马列学院学习。抗战开始后,先后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宣传股长,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大队长,延安文化俱乐部副主任,业余剧团团长。建国后在文化部电影局办公室当副主任,剧本审查科科长、编剧。

  陈明到了延安不久,就参加了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的文艺演出,舞台上年轻英俊的陈明给丁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真正见面时丁玲出任第18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率团奔赴山西抗日前线,陈明任宣传股长时。“我们当时都穿着军装,打着裹腿。在成立大会上,我与丁玲握了一下手。她说,你不是《母亲》里面的那个巴威尔吗?”陈明回忆说。就是这样一次相识,注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因为比丁玲年龄小12岁,顶着外界舆论的压力,经过5年曲折的恋爱,终于和丁玲相爱结婚。

  陈明1958年春节后,戴着右派帽子和国务院各部委办局的600多名右派,来到了北大荒劳动改造。王震将军到他们右派队视察后,告诉陈明让丁玲也来北大荒吧。陈明很快就给丁玲写信。丁玲也于这年的6月末,来到了北大荒,先后在汤原农场和宝泉岭农场,一呆就是12年。

  后来,我几次给陈明打电话,称呼他陈老,他却说:“你就叫我老陈吧,我也你们北大荒的老职工了。”

  陈明不仅在生活上是丁玲的如意伴侣,在创作上也应该是丁玲的得力助手。陈明在《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2010年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丁玲活着的时候,就没有对外界隐瞒我修改她的文章,她曾经对人说过:你们不知道,我家里还有个‘改家’。这个‘改家’说的就是我。有的作品她甚至想要署上她和我两个人的名字,我坚决反对。《丁玲文集》第6卷里,她又要放我的照片,我也没同意,为此,丁玲还有些生气。我做这些事情,不为名,不为利,完全都是为了丁玲。”

  陈明在这本书里还这样写道:“我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和丁玲共同度过的,而且和她在一起的岁月,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因此,我的回忆录最后定名为《我与丁玲五十年》。能够和这样一个好人过一辈子,我觉得值!”

  陈明也应该是个很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只是因为丁玲头上的光环太亮了,也因为陈明为丁玲付出的太多,让陈明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最佳男配角”同时,也成为一个陪衬红花的绿叶。当然,也丝毫不影响陈明在北大荒人心目中的位置,反而觉得他更无私和伟大。 

丁玲的秘书王增如赠我《无奈的涅槃》 

 翻开王增如赠给我的《无奈的涅槃——丁玲最后的日子》,扉页上写着:赵国春先生雅正,王增如,2003年6月16日。

  该书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一版一印5000册。作者王增如是1968年从北京下乡到北大荒的知青,当年来北大荒的饶河农场劳动。后来,调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说起来我们是未曾共过事的同事(我从1991年到2000年也在总局党委宣传部工作)。1982年调中国作家协会,是丁玲最后一任秘书。后来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茅盾故居担任馆员,作家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作家文摘》编辑部主任、发行部主任、副编审、副总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传记文学《剪柳春风——丁玲的故事》,长篇报告文学《中国1968—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合作)、《丁玲年谱长编》(与李向东合著),散文《丁玲在最后的日子里》《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与李向东合著),《丁玲办<中国>》等等。

  《无奈的涅槃》分《丁玲最后的日子》《丁玲与“诬告信”事件》《丁玲与沈醉的书信交往》《丁玲与叶圣陶的交往》《丁玲带我看望关露》《她心里始终是年轻的》《丁玲妙达客问》《丁玲年表》八个部分。

  书的开头就这样写道:“丁玲82岁的漫长一生走得十分艰难,可谓险象环生,伤痕斑斑,尝尽了人世间各种苦头。即便在她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也不例外,复杂的抢救过程延长着她的生命,也延长着她对痛苦的感受,以致这位老人留给世界最后一句沉重的叹息:死,是这样痛苦啊!”

  我最早看到王增如的作品,应该是在27年前。也就是1991年3月,我刚从九三管理局调到总局党委宣传部工作。8月我就接到了领导交办的一个重要任务,参与第五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和接待。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除了见到了陈明、周而复、牛汉、雷加、庄仲庆等知名作家学者外,还参加了会议。从陪同走访汤原­、宝泉岭、普阳三个农场,一直到“丁玲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剪彩。使我收获最大的是,除了会上听到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外,就是得到了一些会议发的有关丁玲的书籍。其中有一本就是王增如写的《剪柳春风——丁玲的故事》,1990年8月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那时候我就感到,我作为北大荒的一个后生,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竟对丁玲了解的太少,我暗下决心,有一天我一定好好写一写她。会后,我把大会发的关于丁玲的书籍收集起来,反复地阅读。

  在北大荒流传着一些有关丁玲的故事,我作为北大荒作家协­会的主席,有责任、有义务把丁玲在北大荒这段生活经历写好。十几年来,我几次修改补充这本书,遇到的困难很多,但只要想起丁玲当年遭的那些罪,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我在撰写《丁玲在北大荒》(后来改名《风雪人间北大荒》)一书时,引用了一些王增如这本书里写的故事。我当时虽然已经认识陈明了,也有了些联系,可毕竟不能长时间的采访。好在我把写完的初稿,寄给陈明,请他把关,他很认真地帮我审了一遍书稿,许多地方做了改动和补充。我还从《丁玲文集》中看到了1982年4月22日,丁玲写给总局党委王桂林副书记的信。这封信里除了写了一些工作上的事外,还把想让王增如给她当秘书的缘由写了出来。

  “真感谢你们农垦局的领导同志,去年夏天,我们到北大荒去,赵局长、刘局长特派宣传部郑加真副部长和干事王增如同志陪同。他们对我们一行,一路上照顾得十分细致、体贴,使我十分满意。

鉴于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在紧张工作中,我不能不想到王增如同志。她热情沉着,细致周到,朴素大方,可亲可信。我希望有她这样一个经过多年下层锻炼的、吃过苦的、思想作风比较扎实的同志来帮助我,担任我的秘书。我把这个希望,前些日子就近向张林池同志谈过,他表示支持。现在我把这一请求,向你们提出,不知你以为如何?据你了解,小王适合这一工作吗?垦区领导能割爱吗?会给你们自己的工作带来困难和不方便吗?

  听说小王目前正在北京度产假,能否在她哺乳期间,先行借调试用一个时期呢?十分盼望得到你的指示和支持。是否可以或如何办理,请给我回信。”

  后来,总局领导同意了王增如回北京给丁玲当秘书。不久,就接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调令,到中国作协任丁玲的专职秘书。从那以后一直到1986年3月4日丁玲逝世,她都一直陪伴在丁玲身边。丁玲对这位曾经在北大荒锻炼过的秘书工作是满意的。丁玲去世后王增如由密切接触丁玲的亲近者,变成了认真探索丁玲其人其文的严肃研究者。连续出版了几本关于丁玲的书。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最近出版的《丁玲传》。

  这本书披露了很多前所未闻的新鲜史料,深入探索了丁玲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是作者十余年来研究丁玲的总结性著作,代表了当前国内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

  解志熙在为这部书撰写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增如女士和向东先生相当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身份和态度之转换——从密切接触丁玲的特别亲近者,转变成了认真探索丁玲其人其文的严肃研究者——这个转换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丁玲研究会副会长涂绍钧赠我《走近丁玲》 

1991年夏天,我刚到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工作不久。领导派我参加第五届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的接待工作。湖南方面和我联系最多的就是涂绍钧,他当时在丁玲研究会担任秘书长。会后,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

2004年元月,我接到了涂绍钧寄来的一本书,打开一看是《走近丁玲》。扉页上用毛笔字流利地写着:赵国春先生指正,涂绍钧,2004年元月。该书20033月由远方出版社一版一印,全国发行。封面上刊登着丁玲1938年春身着八路军军装在西安的照片,封底刊登了丁玲在山西的照片。封面上的书名《走近丁玲》由著名诗人贺敬之题写。丁玲的丈夫陈明撰写了题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序言。书中收录了《访老作家丁玲》《一代文宗革命人》等9篇文章。书的后勒口处,刊登着19837月林秉元同志在丁玲木樨地寓所,为丁玲和涂绍钧拍的一张合影。

陈明在序言中写道:“在当今物欲横流,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一个社会团体,有他(指涂绍钧)这样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同志主持会务工作,真是难得。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他还有这样一部《走近丁玲》的书稿问世,我和北京一些熟悉他的同志谈起他,都表示佩服。考自学成才,老涂真不容易。20余年的交往,我了解他的工作,熟悉他的为人,热情耿直、办事严谨;不喜欢自吹自擂,也不会跑什么关系。多年来,甘于寂寞,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我了解涂绍钧是湖南临澧人。1964临澧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历任临澧柏枝中学教师,临澧县文化馆文学干部、《临澧文艺》主编,中央党校林伯渠传记组成员,常德地区群众艺术馆文学组长,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常德市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委员。曾任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秘书长,《丁玲研究》执行主编,研究馆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传记文学《风雨征程》《林伯渠传》《林伯渠的青少年时代》(合著)、《纤笔一枝谁与似——丁玲》《图本丁玲传》《丁玲的青少年时代》《死别生离未许愁》及丁玲研究专著《走近丁玲》、中篇小说《残月》等。《死别生离未许愁》被译成日文在日本连载。

1991年第五次全国丁玲学术讨论会在北大荒召开后,我也拿起笔来撰写丁玲在北大荒的传记作品,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还被选入漓江出版社编辑出版的《2004年中国最佳传记选》。

我写的第一部传记文学作品《一个女作家的遭遇——丁玲在北大荒》,20021月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从2006年就又开始补充完善这本书稿,陈明先生又寄来了部分照片,丰富了书的内容。20124月,《风雪人间北大荒——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20098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吉林省社科院主编、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文学六十年》一书,对我的传记文学创作,尤其写丁玲在北大荒这部作品给了很高的评价。

我对丁玲在北大荒的研究,不仅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得到了丁玲故乡专家们的好评。几年前,我去丁玲的故乡湖南省常德市参加丁玲奖的颁奖会。期间,老会长韩林安和我认真地说:“看了你写丁玲的作品,发现你已经是研究丁玲的专家了。在研究丁玲的专家里,‘南有涂绍钧,北有赵国春’。”听到领导说这番话时是认真的,我也跟着认真起来。我高兴地听了韩会长对我的鼓励,可我还是谦虚地说了句,我只是研究丁玲在北大荒这段特殊历史时期,因为国内外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我因才疏学浅,其他时期的也不敢涉猎太广。

20年来,我和涂绍钧工作上的交往也很多。从第五届到第九届丁玲文学奖评比,从参评作品的把关申报,到奖励基金的募集;从领奖人员的确定,到带队去湖南领奖;每次都是涂绍钧和我来沟通联系。从参加丁玲研究会组织学术研讨会,到湖南常德和北大荒互访接待陪同,我们几乎都是组织者和参与者。从和他的交往中,我也发现涂绍钧的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201012月和20127月,我先后得到了涂绍钧签名赠送给我的长篇传记文学《丁玲》和《图本丁玲传》两本书。珍藏的同时,我也会常常取出来认真阅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丁玲的敬仰之情。 

    研究丁玲的学者庄钟庆赠我《风雪人间》            

事情过去26年了,庄钟庆教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都缘自他赠给我的那本丁玲的书《风雪人间》。

19918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承办的第五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在佳木斯市举行。我是这个会议的工作人员。有机会接触参加会议的文化名人周而复、陈涌、雷加、黎辛、牛汉、陈明、庄钟庆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60余人。

如今,我再次翻开这本已经发黄的书时,还是很亲亲切。这本书是19879月厦门大学出版社一版一印15000册。内容简介写道:风雪弥漫,人间有温馨。著名作家丁玲在这本散文集里,记叙了她在北大荒的生活和遭际。书中没有回避十年浩劫中的人妖颠倒和自己身受的折磨,但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她对艰苦奋战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人的深情怀念,表现了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作品感情真挚,文笔酣畅,是一部优美的散文佳作。

庄钟庆是福建惠安人。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61年起在厦门大学任教,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及茅盾、丁玲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等。主要研究鲁迅、茅盾、丁玲等作家的作品,近年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等。

《风雪人间》分上、下卷,各自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下卷中的《窗后》《短简》《别离》曾以《牛棚小品》为题在《十月》杂志社1979年第2期上发表过,并获《十月》散文奖这部作品真实地记述了丁玲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其次,《风雪人间》在描绘丁玲所经历的“苦难的历程”时,还再现了许多干部和群众对丁玲的同情、理解和支持,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帮助,凡是对她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把她当作敌人而仍以同志待之;农场职工更是从实际接触中感到她是个好人,称她为“老丁同志”,生活上需要什么帮助都及时伸出援手,有的干部对她的处境更是充满同情,说“那个庙没有屈死鬼”。广大干部的理解、同情与支持是丁玲在逆境中战胜种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作品对此写得很具体、很详尽,也很感人。最后,作品还生动地再现作者在突发事件来袭时的沉着坚定的态度,突现她那宁折不弯的刚毅坚强的个性,以及作者对所经历事件和所见所闻的深沉思考,这些思考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颇具哲理意味,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此外,《风雪人间》有些地方还把笔触伸进历史的深处,再现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侧影,比如《马迪尔旅社》一章写到1949年丁玲受命赴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曾和郭沫若、马寅初、翦伯赞、徐悲鸿、程砚秋、田汉、洪深、郑振铎、曹靖华等社会名流在那里汇合。其中特别写到1931年胡也频牺牲后,郑振铎如何冒险热心地照顾她,帮她渡过难关;1936年在北平见到曹靖华时,曹靖华如何帮助她同鲁迅取得联系,帮助她逃脱国民党特务的魔掌奔向陕北……

《风雪人间》朴实无华,看似平铺直叙、平静如水,实则意味深远、颇具功力。那次,我不仅参加了整个会议,还陪同代表们走访汤原、宝泉岭、普阳农场,一直到“丁玲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剪彩,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根据录音整理了他们的发言。北大荒的八月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时候,我一连关在屋子里好几天,用录音机反复听。牛汉那浓重的地方口音,虽然给我的整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可我还是从他们的发言中了解到,丁玲的伟大。那时候,我就感到,我作为北大荒的一个后生,一个文学青年,竟对丁玲了解的太少了,我下决心,以后我一定好好写一写她。会后,我把大会发的关于丁玲的书籍收集起来,反复阅读。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丁玲研究的动态,我也参加到研究丁玲的队伍中。写了很多丁玲在北大荒的作品,多次荣获丁玲文学创作奖,多次到丁玲的故乡参加文学活动。20124月,北方文艺出版社还出版了我的长篇传记文学《风雪人间北大荒——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

庄钟庆在为这本《风雪人间》撰写的题为《丁玲与厦门大学》的后记中写道:“中国现代大作家同厦门大学的有着密切关系的,首推鲁迅先生,他在1926年秋至1927年春在中文系担任教授,再来便是丁玲同志,她在1981年被聘为兼职教授。他们留给厦门大学的是革命的、创造精神。” 

(原载2019年第1期《北大荒史志》)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