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世:山水的灵魂在漫游——评杨增武诗集《空蒙》

作者: 王立世 来源: 原创 时间: 2019-12-24 12:11 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就是从民间采集而成,到了唐朝几乎妇孺皆能吟诗。当今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诗歌脱离大众,尽管形式五花八门,作品车载斗量,但真正能感动读者的好诗越来越少。诗歌内涵越来越单薄,情感越来越苍白,思想越来越病态,其面目越来越陌生。杨增武的第三部诗集《空蒙》出版后,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在诗界和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专家学者纷纷给以好评。这种诗歌回暖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简析《空蒙》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诗歌写什么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文学的基本规律,很多诗人处理得一塌糊涂,在他们手中诗歌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濛》可以说是一部游历诗集,以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为主要内容,每一首诗都有来历,不是空穴来风,水中捉月。古诗人写下很多行吟诗,杨增武没有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更没有步前贤的后尘,重复古人的声音,而是抓住每一处风景的特征,写得形神皆备,美不可言。比如写盘山:流水弹琴瑟,奇石布林峦;写藏山:桃花缀山坡,楼阁挂云端;写武夷山:天心明月耀,空谷传声远。更多的诗融入自己人生的感悟和精神追求,把自然之景升华为人文之景。如《朝台悟秋》,通过五台山气候多变的奇异景色,抒写人生的沧桑变幻;《长城远望》,抚今追昔,慨叹谁是英雄谁好汉,顿悟到每个人都是过客,展现出一缕清风付笑谈的超然与旷达;《登览长白山》把一汪碧水比作明镜,镜子可正衣冠,也可洗心。不仅与水相吻合,更反应了知识分子三省吾身的独善其身;在《登红石崖》写到:树高聚金巣,心平摄清风,高有高的风范,平有平的坦荡,都有所寄寓。还有一些诗紧贴时代脉搏,比如在《桃花源》中写到:隐洞拓宽迎游人,渔耕改行开饭店。桃花源不再是世外桃源,展现的是市场经济的改革气象。杨增武的诗不是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言而有物,内容接地气,又提供了独特的审美经验,容易触动读者的心弦和灵魂。
  二、诗人何为
  诗如其人,就是说诗与人在精神上的统一,一个成熟的诗人作品中应隐藏着很多个人信息。而现在的很多诗,与诗人风马牛不相及,处于疏离状态,缺乏呼应。另一种状况是,有的诗人因生活失意,在诗中不是牢骚满腹,就是去营造一个精神的乌托邦。从《灰色春节》《满天星》等作品,可以看出家学渊源和言传身教对杨增武精神的滋养和情操的陶冶。在《迎元旦》中,写他为了一家团圆,谢却聚会盛宴,下厨洗菜擀面,回归世俗生活,尽享天伦之乐。写与同学重逢的系列诗歌,清新明朗,质朴感人。比如在《重逢(三)》中写到盘腿回忆看大戏,屈指细数比东西;在《重逢(五)》中写到常收短信胜读书,久别兄长盼聆听。珍贵的友谊化为纯净的诗,人如其诗,诗如其人,人与诗达到高度的统一。没有一个诗人不受地域影响,杨增武出生于塞北山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在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山阴人耿直豪放、古道热肠、包容大度的地域性格,而且升华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的思想境界,阅读时仿佛能看到他眉宇写慈悲,胸怀装乾坤的气度和在字里行间种植梅兰竹菊的身影,其人性之善和人格之美令人景仰。
  三、诗歌抒什么情
  诗言志这种观念在《诗经》中萌芽,《左传》就有诗以言志的记载,《尚书》正式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可诗歌界现在还在争论,诗歌要不要抒情?就是抒情,很多诗人情感格调有问题,不是冷酷无情,就是泛滥成灾。不是虚情假意,就是猥琐下流。再一个就是泛抒情,存在情感的同质化问题。《空濛》抒的是家国情怀,既有行栈需壮勇士胆,登门自练脚下功(《登天门山》)的豪迈,也有独步小径青果拦,凉亭石桌无对弈《千山观雨》的闲静;既有草丛升薄雾,不知在人间(《走进阿尔山》)的无忧,也有登山不论剑,攀岩未求仙(《三上华山》)的超然;既有山中老虎无山林,入园待食没精神(《老虎园》)的困惑,也有何日因修结正果,三生有幸扎慧根的希冀;既有戏台听丝竹,桥头拉家常(《春游西湖》)的悠然,也有拱门不问天下事,石墩只尽水中情(《过赵州桥》)的倾心;既有早春江南留冬景,陶醉自然酬清白的高洁,也有民族精神撼天地,壮士英灵耀天空(《登狼牙山》)的气概。不管那种格调,都是真情实感,具有个性化的体验和美学意味,传播的是正能量。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杨增武诗歌中真诚的情感回归到人的本性,又有社会学意义,体现出诗人的素养、胸怀、境界、抱负和志向。
  四、如何对待传统
  对传统文化、传统诗学的否定和对西方诗歌的盲目崇拜危害都是十分严重的。杨增武的《朝台悟秋》《登天门山》《三上华山》等很多作品有唐诗的遗风,能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诗与传统不能断裂,但又不能躺在传统的温床上停滞不前。中国新诗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传统的现代化和西学的本土化,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要走很长的弯路。杨增武坚守传统但又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纳一切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独秀园随想》用现代观念审视历史人物可谓独树一帜,很多诗运用通感手法收到空蒙的效果。一个现代人的情感、思想、意识、精神在诗中不断显现。
  五、旧体诗与新诗的相互借鉴
  《空蒙》以格律诗为主,辅以新诗。写格律诗的人,一般不写新诗。写新诗的人,也很少写格律诗。对一些诗人而言,格律诗与新诗水火难容。格律诗束缚人的思想情感,杨增武用写新诗的笔法写格律诗,他的格律诗不呆板。新诗放任自流,杨增武用格律诗的形式规范新诗,他的新诗有边界。不是彼此否定,而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二者兼容。他硕士研究的专业方向就是现代汉语,自己直言写格律诗不敢讲平仄,不冠绝句律诗之类的标签。著名学者刘毓庆先生认为:有一些格律诗人,因严守格律,诗写得刻板拘谨,反而一些不太讲究格律的人,写得鲜活生动。杨增武的格律诗多数符合规范,但其格律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是心灵起伏自然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格律,这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他那些不太讲究格律的诗,今人称之为新古体诗,更是不拘一格,挥洒自如。
  六、虚与实的关系
  在处理实与虚的关系上,存在忽左忽右的两种创作倾向,一种倾向是拘泥于客观事实,看山就是山,缺乏弹性张力,审美空间狭小,另一种倾向完全脱离现实,看山不是山,天马行空,大而无当。具体到《空蒙》中的作品,实就是风景,虚就是情怀,作者做到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既刻画外形,又展现灵魂,实而不滞,灵而不空,达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朝台悟秋》起承转合自然别致,形成一种由远及近、点面结合、错落有致的结构。颈联劲松早觉披蓑衣,山杨未黄落树梢非常传神,妙不可言。松本身并不能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在这里有了知觉。把松叶比为蓑衣,形象逼真。比喻和拟人融为一体。山杨树叶未黄就开始从树梢飘落,其景令人叹惋。实中有虚的写法,使山水有了性灵。没有艺术的敏锐,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对生活刻骨铭心的感悟,没有深厚的学养和功力,难以写出如此玲珑剔透、意蕴丰富的诗句。这首诗是诗人代表性的作品,最能体现空蒙的特征,也是实与虚结合的典范。
  《空蒙》书名起得好,有诗意,令人怀想,很容易想到苏东坡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杨增武的诗扎根现实,又飘逸洒脱,外慧内秀,大气厚重,具有纯正的审美趣味,又不乏彻骨的悲悯意识和暖心的人文关怀。技巧娴熟,很多诗达到炉火纯青的化境,其创造力令人惊叹。这本诗集与其他诗集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每一首诗的上方或下方,左侧或右侧,配以一幅或几幅作者的摄影作品,摄影内容就是诗歌的抒写对象,与诗交相辉映,互相印证。唐代诗人王维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理念,杨增武的诗本身就具有画面感,摄影强化了这种画面感,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诗歌又提升了对摄影作品的情感认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为一名长期从政者,在八小时之外,能用文字描绘自然风光,记录人生履痕,反应社会变革和时代风云,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历史上不乏一手从政、一手写诗的官员,他们守土有责,忧国忧民,其情怀令人敬仰。中国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坚信积善成德、德行天下的理念。庄子的生命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化解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忧患。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喜欢寄情仁山意水,体验空蒙的微妙境界,但有多少诗人真正能做到一缕清风付笑谈的从容淡定?正如叶荃在本书的序中所写:空蒙是一种状态……空蒙是一种活法……空蒙是一种境界……从浮躁中来,到安静中去……”。空蒙无疑成为杨增武诗歌精神特征的标志性符号,也是这本诗集赢得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