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歆:把报告文学散文化
《海外文摘》执行主编蒋建伟先生打来电话,嘱我为他们刊物即将转载的林丽华的散文小辑《浮光》写篇评论。
之前没有读过林丽华的作品,通过蒋主编介绍,得知她是广东惠州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民俗研究,现在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惠州市“非遗”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林丽华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散文作品,散文集《万树梨花开》获得2019年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还获得过广东省第七届、第九届民间文艺著作优秀奖。
读完《浮光》的几篇作品,感觉林丽华是一位诚恳、朴实的作家,她用“非遗”的目光,打量惠州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土地,用饱蘸深情的笔,书写惠州人、惠州事,用报告文学的方式、散文化的语言,在“报告文学”与“散文”之间,巧妙架起一座桥梁,打造一种新的散文文体;通过优美的笔触,在“实”与“虚”之间,书写人间大爱、生活真情。
作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写人、写物、写事。
其中写人的“重头大作”是《陈荣娣的故事》。
为什么说《陈荣娣的故事》是“重头大作”呢?因为这是《浮光》中字数最多的一篇,有两万多字。显然,这是作者最为看重的一篇文章。
《陈荣娣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心地善良女性大半生的温情故事。作者林丽华用了10年时间,密切跟踪陈荣娣,特别是以“60岁当妈妈”作为叙述“切口”,从10年前开始写起,并且在适当时机,夹杂描述陈荣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贫穷遭遇。全文娓娓道来,读来令人眼含热泪、经久难忘。
陈荣娣的家庭生活非常贫穷,穷到什么程度呢?作者林丽华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做了简明扼要的交代——“荖埔村坐落于广汕公路边,这里有一户极为普通的农家,一字形的三间低矮泥砖瓦房,右侧是一间低矮了一截的厨房兼猪舍,这是客家农村穷人家最为普通的布局。门前是一块小小的禾坪,用作晒稻谷和柴火。不远处是两棵已干枯的、有着几枝枝丫的树,两树之间横挂着一条长长的用作晒衣服的竹竿。禾坪空地外有一条小路穿过田间通向外面的世界。”
另外,陈荣娣还有一个“人生背板”——“父亲忍痛把她卖到黄锦滩一户农民家里做童养媳”。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生活如此艰辛的惠州女人,为什么能够“60岁当妈妈”呢?
作者林丽华是一个善于设置“叙事悬念”的作家,她始终不忘紧紧吊住读者的胃口,所有人读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期盼着快点读下去,快点了解这个名叫陈荣娣的女人到底是怎样的人,拥有怎样不平凡的人生。
随后作者林丽华继续布置“叙事魔扣”,继续拴住读者的心,不让读者走神儿,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她又用了一句简单的小标题——“50岁的陈荣娣和丈夫离了婚”,继续开始她的层层设密但又步步解扣的叙事过程。
这太神奇了,50岁与丈夫离婚、60岁当妈妈?
作者写了主人公陈荣娣向往生活自由的憧憬,面对棍棒挥舞的丈夫,她用尽所有办法维持家庭的完整,但当所有努力没有作用的情况下,她一定要追求自己的平等人生,同时她又不是绝情的女人,面对儿子、女儿,她有牵涉不断的情愫。写尽了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在面对亲情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纠葛,写得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如今离婚不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但在过去,依旧存在很大的障碍,也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广东,依旧有着传统的羁绊,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改革开放,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经济可以快速推进,但是思想解放还需要时间。
随后文章开始切入陈荣娣“60岁当妈妈”的主题,在陈荣娣迎来第二次婚姻之后,紧接着遇到了她人生中“最大难题”。60岁那年,她收养了第一个弃婴,随后在6年时间里,她又先后收养了两个弃婴。
这让我们真不敢想象,一个生活艰难的女人,收养一个孩子已经令人赞叹,竟然连续收养了三个孩子,其中还有缺陷婴儿,这是怎样的大爱?况且再婚丈夫也不是有钱人,就是普通的农民。最关键的是,陈荣娣已经是60岁的人了。
为了这几个孩子,陈荣娣花尽了几十年的积蓄,而且有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夫妻俩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耕田、种菜、养鸡、养狗等,每天要忙到半夜才能睡觉,凌晨3点又得起床。丈夫庄金城仍然在吉隆圩摆摊修理自行车,陈元娣仍在家里干农活儿,只是现在家里又多了三张嘴,除一日三餐要打理外,还得挑担上街卖青菜以帮补家用。由于家里没有耕牛,农忙时节陈元娣就先去给邻居帮忙作为换帮工,以换取邻居家的耕牛来犁自家的田地。村委副主任杨佛丁告诉我们,现在荖埔村已经没有多少人耕田了,陈元娣很能干,她不仅耕田,而且耕两造,两造都是种稻谷。田是租来的,每年租金一担稻谷。”
随后陈荣娣继续经受生活的磨难。她的再婚丈夫出车祸留下后遗症,另外她不光是收养弃儿,还要给有缺陷的孩子看病,为了凑足治病的钱,真是无法想象她的日子——“她把两个女儿托付给邻居照看,自己背着小文带,先后到黄埠、平海、港口、盐洲、平山及惠城等地。为了省下旅馆钱,她情愿露宿街边。当时已是隆冬,母子俩只能露宿在烂尾楼里、立交桥下、街道两旁。就这样,她常常紧抱着文带在烂尾楼坐到天亮。夜晚,四周静悄悄,只有寒风呼呼,天寒地冻,刺骨的冷穿透全身。她怕小文带冻着,用自己发抖的身子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
陈荣娣的大善大爱,感动了社会、感动了所有人。人们纷纷向她伸出援手,从个人到集体,形成了一个爱心传递的温暖链条。特别是吉隆镇政府和领导以及吉隆镇的企业,纷纷捐款、捐物,为这个心中有大爱的女人给予最大的帮助。陈元娣抚养三个弃婴的事迹传遍大地,感动了许多人。2007年,她被评为“惠州市十佳好母亲”,2008年被评为“感动惠州”人物。后来陈荣娣得了重病,社会继续关爱这个感天动地的女人,各种捐款、慰问,在整个惠州市形成爱的传递。
作家林丽华用朴实的文字,用报告文学的架构、散文化的温馨语言,书写了一个女人充满爱心的一生,也写出了惠州社会浓郁的爱心氛围。
《满城皆醉为荔枝》是一篇写惠州荔枝的美文,也是一篇写物的散文。作者采用递进的叙事手法,慢慢讲述。
第一阶段,写荔枝充当“人间大使”,亲朋好友之间,以送荔枝作为友情的感召,并且点明荔枝有着“水果之王”的美誉。在这美好的铺垫下,作者叙写层层递进,按照“从外到内”的节奏,写荔枝开花时的美景——“站在高岗上放眼望,淡黄色的荔枝花一片又一片,一山连一山。荔枝花千娇百媚,花团锦簇竞相开放,站在荔枝树下,浓郁的荔枝花香将人包裹,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仙境”随后,她再写荔枝成熟时的情况——“太阳把漫山遍野的荔枝变成绿海丛中的片片红云,红彤彤的荔枝让人心旷神怡。站在高岗上放眼望,山山岭岭,绿树披红装,鲜艳,耀眼”。
最后再写荔枝对人类的健康作用——“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成分,是有益健康之佳品。”
作者林丽华没有把对荔枝的感情漂浮在表面上,而是要把“我”带入情境之中,讲述“我”与荔枝的故事,用诸多细节证明荔枝这个“水果之王”与“我”的感情深厚。
“……我和弟弟妹妹们就盘算好去外婆家吃荔枝的‘计划’。有一年,我们姐弟徒步10余公里去外婆家,人还没到,首先迎接我们的就是那荔枝树叶‘哗哗’的摇曳声伴随着外婆的笑声。……读大学放假回来的舅舅带着我们满山跑,摘荔枝、抓鱼。看着满山的荔枝树,那一串串似小红球的荔枝像红色宝石般闪烁夺目。……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但荔熟时节,家里就是再困难,父母也要买荔枝给我们吃。而我们也经常去市场捡荔枝核换钱。我家对门就是供销社,荔枝成熟时,附近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的荔枝就挑到这里由供销社统一收购,用作烘荔枝干。田梓里整整一条街都排满了荔枝担。”
作者林丽华在这段文字中,写了“我”与荔枝的感情,也写了关于荔枝的历史回顾。
另一篇《穿越历史时空的吉水围》,显然与作者林丽华“非遗”专家的身份有关,把历史、现实,艺术地揉进吉水围这个客家古民居中,在讲述吉水围历史的同时,也给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非遗”课。这篇文章充满历史厚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资料性,显示出来她“非遗”专家精细研读的硬功夫。
纵观林丽华的散文创作,字里行间始终有着丰沛的感情,她从来不会空白议论,而是巧妙地把知识、历史、人间感情以及“我的感悟”放进文章中。她的文章,把“报告文学”与“散文”这两种体裁非常自然地打通,所有的“感慨”都是在“景、人、事”之间自然呈现。她的文章始终凝结着真情实感,所有的抒情都不是空泛的,而是有强大的细节支撑。
祝福林丽华的散文创作不断出新,艺术质量不断提高。
(武歆,著名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延安爱情》,曾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央视重点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