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陶:循古见心

作者: 黑 陶 来源: 文学报 时间: 2019-12-17 17:19 阅读:

 

晦养与磅礴

 

八大山人,他孤寂、清冷,但是内心绝对傲岸。在传统中国知识者中间,他僻立一旁,属于我所敬重的少数一脉。

某册书中,看到八大的一幅书法作品《行书王文成公语轴》,内容系抄录的王阳明语录:“人家酿得好酒,须以泥封口,莫令丝毫泄漏,藏之数年,则其味转佳,才泄漏便不中用,亦此意也”——欲成人杰,晦养重要。元气须牢牢守住,莫使其泄。所谓:“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南昌。在古木参天、青砖灰瓦的青云谱,我强烈感受到八大散出的独特气息。青云谱,历史悠久的赣地道院,汉时就有记载;以“吕纯阳驾青云来降”之传说,清代改为现名。晚年的八大,与此道院关系密切。现在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就在青云谱中,收藏有八大众多的书画真迹。在馆内慢行观看,突然,一幅八大的行楷立轴,满纸墨字中挺立的四个汉字,像电一样击中了我!这四个汉字是:

叙事磅礴。

确实非常震惊!立身即使最陋僻,命运即使最不幸,这样的人,也完全可以:叙事磅礴。

——深沉晦养,并始终葆有“叙事磅礴”之内心。八大在默默教导我。

 

石涛“法”

清初画家石涛爱笑,而且是大笑,一笑,便震天动地:

“拈秃笔,向君笑,忽起舞,发大叫,大叫一声天宇宽,团团明月空中小”;“忽然大笑震天地”“掷笔大笑双目空”。

这就是典型的石涛。他的大笑,有其超常的内心格局作为底气:“座中尽是黄山人,各赠一峰当柱撑”;“一夜西风解脱尽,万峰青插碧云天”;“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石涛一生,他的艺术内在发展轨迹,可作如是观——

“他法”,立“我法”,进而以“无法”破“我法”,并最终找到“无法”的精神内核:“一画”。

首先,破“他法”,立“我法”。

石涛最反对“动之此某家法,此某家笔意”。他极其狂傲:“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我用我法’,心甚喜之。”

进而,以“无法”破“我法”。

“我法”虽好,但“我法”用多、用熟了,也可能趋于定相。而真正之法,应无定相。

《五灯会元》有云:“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说定,今日不定。’”

石涛由此悟道:“世尊说:昨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我以此悟解脱法门矣。”

对于“无法”,石涛有着深刻认识:“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那么,这种“无法”或“至法”,其最本质的内核,到底又是什么?石涛最终找到了,此即他的“一画”观。

石涛的“一画”,既是偏于具象的书画概念,又是偏于抽象的哲学概念。

从书画概念言,“一画”可以理解为一笔一画,“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从哲学概念言,“一画”,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似脱胎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画”既立,于是,“他法”“我法”“有法”“无法”便都纷纷瓦解,不再重要,进入此境之后的第一紧要处便是:“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石涛参透艺术玄机,他明白:真正的艺术,须从生命内在去寻,纸上万象,只是心的载体。

石涛的艺术创作由此物我融一,我是万物,万物是我,所谓:“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百味具足者,在无可无不可,本不要好而自好者,出乎法度之外”,而大多“世人才一拈笔,即欲求好,早落下乘矣”。

石涛还进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式的追溯:“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

文学亦完全如此。文字论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之类,只是“批评家”们僵化、偷懒所为;写字创造者,只需“动乎意,生乎情,举乎力,发乎文章,以成变化规模”,只需“从于心者”,足矣。

石涛和八大山人的友谊,也堪可一说。他们虽然毕生未见一面,但相契很深。南昌的八大曾为扬州的石涛画过中堂:“公时闻我客邗江,临溪新构大涤堂。寄来巨幅真堪涤,炎蒸六月飞秋霜。”因尺幅过大,石涛还专门致信八大,请其重画尺幅较小者:“济欲求先生三尺高、一尺阔小幅……向承所寄太大,屋小放不下……只不能迅身至西江,一睹先生颜色为恨。”

“掷笔大笑双目空”的石涛,如此视八大:“淋漓奇古”“书法画法前人前”“真神仙中人”。

而年长石涛16岁,“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的八大,则尊石涛为“尊者”“大手笔”。

由此可见,放旷睥睨如石涛、八大者,也并非目空一切;真正的艺术家,自有其心折收敛处。

石涛深具历史眼光。与友人论画时,他曾如此认定:

“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赏鉴不已者;有彼时轰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闻问者。”

此说极其深刻,值得后辈从艺者深思、自警。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