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术威:老子与修齐治平——《道德经》赏读

作者: 来源: 时间: 2023-06-25 18:01 阅读:

 00302986164_f19b2fd9.jpg

这是个看似矛盾的题目。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儒家的主张。

其实,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以及其它诸子百家都有各家的修身立世主张,只不过不比儒家提法那样明确清晰。诸子百家诞生于那个礼崩乐坏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不同的圣贤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与主张。于是有了诸子百家的治乱治国方案。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道理,于是有了各自门徒粉丝,每一家又都不能说服其他家,吵吵嚷嚷彼此指责,也就是所谓的“争鸣”。历史上看,春秋时代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形成的初始期,以后逐步走向融合,儒家融合其他家最多,后来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主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释儒道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道家,自有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主张。尽管与儒家等不同,却从未断流,且被近现代社会所愈来愈重视,自古以来学者研究者甚众,显然不能以方外之学和简单的玄学二字所简单定义。

通读“老子”全篇贯串着李氏整体观。之所以称之为李氏整体观,是因为人人都有一套自以为是的整体观,都认为自己已经看得比较全面了,但因为眼界识见限制,整体的程度确实高下不同,千差万别。老子的整体观高于诸家,这是后人少有察觉的。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前一句可以称之为全空间观,后一句可称之为全时间观,而老子的整体观是全时空的,又不仅仅是全时空的。老子的视野无论空间的广度,时间的长度、认证的深度都是超越一般人,超越世俗,超越古今的,所以他是孤独的智者,注定“知我者希”。老子的整体观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过人之处在于他看到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众人眼中显性的有,另一部分是隐形的无,他看到了众人皆知的“有”,更看到别人不知的“无”,而且他认为“无”的意义比“有”更广大。“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才是世物的根本。不仅如此,更进一步讲,他认为无是恒常的,而有是非恒常的,是变化的,所以老子的一双眼睛,一只看表,一只看里。看表,就是动态地看世物,而不是静态的、刻板的、一成不变的。所以他说“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般人头脑中所确定的概念,在老子眼中只是相对的,非恒久的。而另一只眼睛看里,看到了无,看到了玄,玄之又玄,发现了世界的本质,即不可道不可说但可以领会的大道。世人眼中纷繁复杂迷雾重重的大千世界,而老子只用了一句话十三个字就论述得清清楚楚,表达得明明白白。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一眼,世界便分成五个层次,即作为“道”的本体层,一、二、三的生发层,和万物显现的终端层。世物,不过是如母子的派生关系,如兄弟姐妹的同层级的同生关系,老子的整体观使世界一下子秩序分明,条理清楚,大道造物有理有序。

在老子整体观之下,他讲修身,“我有大患若身,若我无身,我有何患”。一语中的点明人的一切烦恼来自这个身。因此,苏东坡才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老子的整体观下“我”和“人”之间的能量关系公式是“既己为人己愈有,既己予人己愈多”,即所谓的“圣人不积”,也就是为而不有,功而不恃,利而不害。这是超越世俗的人我观的更高层的无我观。主观上越是无我,客观上的我越有所得。

老子讲齐家:“甘其食,美其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求家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说白了,只要吃饱了喝好了,身体好就行,不要什么远大理想去奋斗,不要去与人竞争,甚至不要与人往来,可以说是安于现状的无争观。因为老子看到高峰之后必定是低谷,日过中天走的都是下坡路,发展的结果必定是没落与死亡。与其将来死亡,不如现在不发展,保持现状。

老子讲治国,他对管理者划分了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是侮之”。他说最好的治理是不知道有治理者存在。治理者好似空气,时时处处离不开,却又不觉得空气的存在。其次,是都赞美治理者,再其次,老百姓一提起管理者却感到畏惧,最后一个层次是“侮之”,大家都咒骂管理者。其实,老子文中隐含着一个更低的第五层次,即“民不畏危,而大危至”的反抗状态。老百姓连死都不怕的时候,管理者的危险来了。后来造反的平民不是高唱:“头如鸡,割复鸣,发如韭,剪复生,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老子站在遥远的春秋,却目光如炬洞察了后世治乱。他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民之福”。因此后世攻击他愚民。现实治理中如果一百个下属,一百个心眼,这个团队还有得带吗?历史上看,愚民政策是历代统治者的“潜规则”,这与尊不尊重没有关系,也丝毫不影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单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同时,老子善于以小见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所以他又讲“治大国如烹小鲜”,陌生的大事物和熟悉的小事物在事理上相通的,通过解剖熟悉的小麻雀,也可以掌握大鹏鸟飞行的原理。另外用小鱼小鲜作比喻,治理上不要总翻炒扰动,统治者今天一套政令,明天一套办法,对于社会治理都不是什么好事。

由此可见,老子所谓的无为不是世人理解的凭天由命信马由缰、听之任之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人为与大道相合,老子看到了比人智更高的天地大化,相比之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小智小化。老子之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是舍弃小化融入大化,以大化化之,这才是最高明的“为”。

以上是在纷乱的春秋战国社会,道家给出的修齐治平的主张。站在李氏整体观之上,因其整体观玄妙幽深,远胜于其他诸子百家,因此老子的思想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多的,除了圣经就是老子。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反思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反思国家种族之间竞争冲突,特别是嗅到核战争味道的时候,静心回头,读一读《道德经》,想必有“悔不听当初之言,以至于今日”之感。因此美国人称《老子》是“总统之师”。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重要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与释迦牟尼的佛经一样,都来自于其本人的体验式领悟,这一点为日本等国学者所共识。所以,学习老子,不要只做知识学问上的案牍探究,最好“致虚极,守静笃”地亲身体验一番“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境界与玄妙。

640.jpg

作者简介:关术威,笔名一舟,曾用笔名秋水。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民警,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国家移民管理局文联会员,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委员会委员。作词的歌曲《承诺》入选学习强国,《与人民同在》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政法魂》被黑龙江省政法委公众号推荐。诗歌,随笔等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和网络平台。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