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 文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咱江南农家与其他华夏大地一样,每逢大年过节,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抓鸡鸭,大人小孩轰隆鞭炮震天响,那个年味儿甭说有多浓。不过,最值得回味的要数看...

  •     近几年,难得些许清闲,也不用过年值班。可我人闲心不闲,心有不甘。我将心比心,想起了现在的过年值班人员,我当年的渴盼、思念已化为他们今天的默默奉献。我虽不值班,我心有祝愿,我要为过年值班的同事、朋友点个赞!有了你们的辛苦值班,才有广大民众的过年团圆。...

  •        我是一个纯纯的屯子人,又是一个很早就走出了屯子的人。1979年8月,我孤身一人“杀”进了城,来到享有“明珠”“国宝”美誉的富拉尔基,从此开始了我第二故乡的创业生涯。截至到2004年我工作调整,这二十多年一直打拼在我钟爱的农业战线。经过风雨考验,我与乡村和百姓建立的那密切感情,不是我自信,谁想给剪断都难!        那时齐齐哈尔市和嫩江地区还没有合并,市辖区农业系统人员的编制、工资、调动等“三权”有的还由市主管部门管理。我的“三权”关系从学校直接转到了市农机局,当然工作就归市农机局分配了...

  • 小时候一入秋,就开始攒钱了,一分、两分的攒,攒钱买过年的炮仗。攒够两角钱时就藏起来,藏到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家里没人的时候,再拿出数数。那年月,钱难挣,钱也实,攒够一元钱就是大数...

  • 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儿时农村过年的故事,虽然生活贫困但不乏情趣。那种红红火火、浓浓的年味,令我回味无穷。...

  • 小小的针线筐,缝补了全家人贫瘠的生活,倾注着满满的母爱,见证了母亲勤劳与简朴、执着与善良的品质,寄托着儿女的无限情思,传承着中华民族崇俭尚朴的传统美德,淳朴的家风永远鼓舞着下一代!...

  •   过冬的准备是从刨地瓜就开始了,霜降刨地瓜。刨开垄我和妻子都皱起眉头,这也太大了,我们没打算让它们长这么大的啊,也没施肥,只是随意种上的。守着刨出的这堆地瓜我想起1959年...

  • 围绕“家乡的毛毛道儿”,回忆儿时发生的趣事和有意义的事,如今,党的惠民政策,使乡间公路四通八达,毛毛道儿在家乡的土地上已经消失。昔日一条条飘着五谷杂香的毛毛道儿满载着我的乡愁,永远镌刻在灵魂深处。...

  • 入了腊月,第一个节日便是腊八节。我们鲁西南的乡村,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而腊月初八称为“腊八”。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熬制一锅香喷喷、甜津津的&ldq...

  •         李主任——时任长青乡前库勒村委会主任李汉邦,他就居住在库勒河东岸的前库勒屯儿。去他家,容易!当年我们乡干部下乡都是骑自行车。从城里出发,沿和平路西行,进入碾北公路继续前行至六公里处,前库勒村就到了。在道北侧,村部西院就是他家,最醒目的标志就是窗前有两棵沙果树。         库勒河流域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的人好像从来没有亲历过大洪水,没有遭遇过严重的自然灾害,气象学中的“厄尔尼诺”现象也从来没有光顾过。农民栽培水平高,庄稼长得比任何地方都要好。当然,李主任家的那两棵树也是少有的茂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