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明:酒杯盛满的石油岁月
2023-05-01说是酒杯,其实就是带把儿的白色搪瓷杯子,也管它叫茶缸子,一看到它,总是让我想起当年油田人用它喝酒的往事。我们是搞油田地面建设的单位,从钻井队打出的露出地面的井口开始,...
张岩松:童年往事
2023-02-18我出生于1963年6月,我的出生地是泰安市岱岳区范镇镇上埠东村。光阴荏苒,一晃60岁了,我已到了花甲之年,离开我的小村庄也有40多年的时间了。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
姜 晓:求学年代的那些事
2022-12-18山村小学:快乐的童年七岁那年,父母把我托付给村里已经上学的一群大孩子,嘱咐他们带我一起去上学,从此,我的童年就和一个帆布书包,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一所坐落在山巅上的小学连在...
边陲钓翁:一份无法报答的恩情
2022-09-13时光退回1980年,各类文学刊物遍地冒芽。我从小喜欢看书,也在年初订阅几份。阅读过程中,看到一些征稿启示,只有初中文凭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幻想扣开文殿大门,于是利用工余时间,涂...
徐小明:儿时的中秋节
2022-09-09不知不觉间我已走过五十多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儿时的场景恍如咋日,在那个单纯得近乎直白的年代,对传统佳节的期盼成了每位孩子共同的心声。 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对时下生活并没有过高的奢求,他们除了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耕模式外,也仅仅是满足于平时的吃饱穿暖,对于孩童而言,能吃上一顿心仪的大餐就算不错了,而要吃上大餐只能等到过年、端午和中秋节了,可想而知他们对传统佳节的翘望,在这一天里即便再困难的家庭也会买点鱼肉、杀只家禽来改善伙食,让全家人感觉到过节...
程黧眉:我家对面是谁家
2022-09-09这家的男主人叫肖英俊。说实话,那时候年轻的我觉得他一点也不英俊,但是有儒雅之气,甚至有点书呆子气,很像我们父辈知识分子的那股主流气质,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跟他有限的交流...
徐小明:往事依稀
2022-09-05煤油灯下的学习小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赣北滨湖地区的一所小学读书,那时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只读到五年级,上初一要参加文化考试,没有考到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复读,等来...
姜红伟:大恩不言谢 ——怀念肖英俊老师
2022-08-31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恩情都是可以报答的,并不是所有的恩情都是可以言谢的。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恩情来自1980年代,来自那些虽然仅仅和我有过一面之缘却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符晓笛:童年记忆
2022-08-15收到肖凌的一条微信短语“晓笛,请你写一段关于我爸爸的文字发给我吧!”这寥寥数字让我睡不着觉了,是友情、是信任,是寄托……我试着回忆肖凌爸爸&md...
施福明:回马场
2022-05-19《回马场》 作者 施福明 我常常在梦中回故乡马场,马场昔日是个偏僻的淮河岸边北淝河之滨的低洼地贫瘠小村,但却是我可爱的故乡,离开二十多年的老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