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儿时的中秋节

作者: 徐小明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2-09-09 20:44 阅读:

  

不知不觉间我已走过五十多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儿时的场景恍如咋日,在那个单纯得近乎直白的年代,对传统佳节的期盼成了每位孩子共同的心声。
  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对时下生活并没有过高的奢求,他们除了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耕模式外,也仅仅是满足于平时的吃饱穿暖,对于孩童而言,能吃上一顿心仪的大餐就算不错了,而要吃上大餐只能等到过年、端午和中秋节了,可想而知他们对传统佳节的翘望,在这一天里即便再困难的家庭也会买点鱼肉、杀只家禽来改善伙食,让全家人感觉到过节的味道,我忆忆犹新的是当初过中秋的情景。
  在孩子们的眼中,没有月饼的中秋节不称为真正的中秋,在那个条件有限的年代,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吃上月饼,最初那几年月饼的品种单一、质地硬朗,孩子们吃起来形同嚼蜡,后来月饼的花样多起来了,质地也松软,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而要买到好的月饼得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采购,因而在中秋的前一天村民大多会邀约一同步行前往。我家由于大哥在供销社上班的缘故,便省去了这一趟,大哥在节日这天会带上镇里最好的月饼回家。过中秋少不了吃柚子,那时村民的房前屋后一般都种有柚子树,有的不止一棵,交情好的邻居为联络感情会向对方送上几只柚子,我家基于父母都是教师的因素自然也不愁吃柚子,按照民间传统习俗,柚子和月饼作为供品要面朝月亮并排放在桌上,名为赏月赏月完后,大人们会把月饼分发给老人和小孩,而作为限购的月饼,孩子们到手的可能就是半块了。晚餐结束我们这群屁大的孩童便迫不及待地聚到一块,看着圆圆的明月聊起了嫦娥的故事,对于月亮里面形似老人砍树的画面更是浮想联翩,此刻每个人俨然演说家般滔滔不绝。如此良宵美景我们这群玩伴自然不会放过,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各种互动游戏依次登场,捉迷藏便是其中一项,口令一响,玩伴们便四处躲藏,为了不暴露目标,有些玩伴竟躲进高高的杂草丛里或深陷的沟坎中,哪管蚊叮蛇咬,如若与心仪的女伴躲在一起便会多呆一阵,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出来的,当然这样独处的机会不会太多。玩伴们尽情地陶醉在游戏中,惊喜伴着剌激、紧张夹杂欢笑一并展开,不玩到大人们大呼小叫是不会罢休的。
  直到现在我对当初过中秋的细节还不曾忘却,在那个物质并不宽裕的年代,人与人相处总是那么单纯友善,对食物的渴求远没有现在这般强烈,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人生,在如今这个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当初那样紧密,有形或无形的墙似乎更多,真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在信息发达节奏加速的今天,但愿彼此之间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少一点埋怨和牢骚就好。


  作者简介:徐小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南昌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在各级报刊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数百篇,获各类奖项数十次,2020年获中国散文年会单项作品二等奖。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