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辞:王老九传

作者: 陈剑辞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1-06-23 11:11 阅读:

湘中资水之滨的古镇江南,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A县有名的长寿之乡。六十七十小老弟,八十九十不稀奇,百岁老倌还娶妻。这句谚语是对小镇高寿人群的真实写照。有专家对小镇的水和土壤进行了样点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小镇的水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处于全省最低水平,而碘、锌、硒这三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专家表示,这三种元素在人体中起到抗衰老防癌变的作用,是小镇人普遍长寿的主要原因。要说到小镇长寿之冠,那就是老先生王老九了。王老九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壬辰龙年(公元1892年),寿殁于香港回归后的第七天,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高寿105岁,暗合十六个七的易学玄数。查遍小镇镇史和家族谱牒,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其长久、传奇的一生,至今还在小镇传为佳话。
  王老九是小镇第一好汉九哥的老外公(小镇人对外公的父亲之称),家中有七男五女共十二个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九,小镇人称王老九,大名王岩山。王老九和他的曾外孙九哥的江湖外号中都有一个字,但不能叫九叔或九爷,否则和九哥混淆了,辈分不分了。王老九是小镇王氏字派的,辈分老大,很多王氏后人要称其为曾祖父、高祖父,叫起来颇为拗口,于是也有人称其为九公(小镇人称祖父为公公,与旧时皇宫里的公公含义不一样)。我到小镇读初中时,老先生已是鲐背之年,依然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鹤发童颜,银须飘飘,经常以一根长约一米有余、重约两三斤的白铜大烟杆为手杖,在街头漫步而过,行人遇见皆尊称九公,好一派仙风道骨、风貌伟然的气派。
  王老九年青时正逢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血气方刚且习过武术的他就加入了程潜的湘军,当过三级军佐(相当于排长),期间加入了哥老会的分支——湘潭人马福益创立的帮会组织回龙山(又叫昆仑山,忠义堂,是黄兴领导的华兴会长沙双十起义的主要力量)。从军五年后,王老九才离开湘军,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在当时的镇公所当差,负责邮递通讯、治安保卫,相当于现在的邮递员、警察。那时,每天天刚蒙蒙亮,王老九就背负着前一天的邮件,骑马远赴70多公里外的老县城梅城镇送邮件,取到了新邮件后当天又要骑马赶回江南。一身青衣的王老九骑着一匹黑骏马奔驰在梅山小道上,英姿飒爽,人帅马壮,如一股黑旋风刮过山间,不知靓瞎了多少人的眼球。夜幕降临时,王老九就腰挎宝刀,带领几名乡丁在镇区巡逻,预防火灾、偷盗,保小镇平安,夜间一声声邦~邦~嘡……”两短一长的竹梆声和鸣锣声伴随着小镇人进入梦乡。王老九是小镇的保护神、及时雨,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有过的义举多如牛毛,他也因此赢得了小镇居民由衷的敬佩和爱戴。王老九这三个字,一度成为资水流域威震一方的名号,也成为偷摸扒窃等不良之辈的克星。
  王老九年青时,跟小镇东边虎形寺一位武僧学过武,不但有一身好武功,还通岐黄之术,正骨、针灸、点穴是他的三大绝技。据说,夏天的玉米杆一刀砍断,王老九只要默念师传口诀,一口神水喷去,双手揉几下,用布条缠上,玉米便能复活如初;有人得急症昏死过去,王老九用银针在几处穴位扎上,再在脑门拍几下,就会立即清醒过来;如果某人不听招呼称王称霸或为非作歹,王老九只用食指朝其身体某处轻轻一点,那人便如触电般瘫倒在地。……此外,王老九还懂许多江湖异术,如雪山水、卡水、蛇水、飞仙等巫术。雪山水类似于魔术,先在一碗清水里画上几道符讳,再喝一口神水,就可以用舌头去舔烧得通红的铁钳。铁钳与舌头一接触,滋~滋~作响,直冒青烟,但舌头安然无恙;某人吃鱼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只要找到王老九,一碗神水下去,鱼刺便化为乌有,痛感顿消;某人被毒蛇咬伤,只要还有一口气,王老九先喷一口神水在伤口上,伤口立刻不再肿大。再在路边随手扯几蔸草药嚼烂敷上,几天便可恢复健康;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飞仙治疗乳腺炎的绝技。哺乳期的妇女经常患乳腺炎,疼痛难忍。只要家属找到王老九,患者本人也不必去,王老九先问清患者是左边还是右边的乳房痛,再面朝患者的家乡观一下原神,又在手心里画几个符讳,等患者家属回到家,患者已经好了。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现象是无法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的,只能用神学来解释。因此,科学的尽头可能是神学。王老九一身的绝技和异术,已接近于《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榜》中的法术,有点神化,但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存在。如果你提出反驳,说它是封建迷信,那肯定会遭到许多小镇人的反对,他们会列举出无数个真人实例来论证。解放初,挥师南下的解放军与国民党残余部队在资水对岸一场恶战,解放军一位连长身负重伤,已奄奄一息,军医已放弃治疗。危难之际,找到王老九去救命。王老九急忙赶去,先用点穴、针灸止血,再撬开嘴巴灌入秘制的十三味还魂丹,两个多时辰后连长便能说话了,服药修养一个多月后,就能下地行走了。建国后,那位连长成了第一任县公安局局长,特意登门致谢,还邀请王老九去县城当医生或当警察。而王老九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说自己是散人,休闲散漫惯了,当不了官,受不得管,还是当老百姓好,自由自在得多。后来,那位局长与王老九成为至交好友,双方以兄弟相称。在王老九期颐寿庆的庆典上,老局长的后人还以过世了的老局长的名义送来一块寿匾,上面是一位书法名家的题字,上联是:上寿期颐庄椿不老,下联是:君子福履风范斯陈。横批:小镇魁首。
  王老九是小镇一代名人、名医、名侠,德高望重,医术精湛,武艺高超。我认识老先生的时候,他已年过九旬,很少习练拳脚了,但依然不失武者风度,腰板笔挺,耳聪目明,行如风,坐如钟,睡如弓。王老九的曾外孙九哥是资水流域有名的散打搏击名家,凭一身好功夫成为部队的特种兵,在越战中立功受奖。据九哥讲,他的一身好功夫就来自他的外公和他的老外公王老九。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我也向九哥讨教过,学了点皮毛功夫,也在九哥的引荐下,登门拜访过王老九前辈——这位一身传奇色彩的江湖奇人。但得见老先生,让我大失所望。老先生说自己是一个凡夫俗子,只会点花架子功夫,还会点巫医之术,劝告我要安心学习,安心工作,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无用的地方。我仔细观察,发现老先生年事虽高,但双手刚劲有力,我与之握手有被老虎钳夹住的感觉。老先生底盘稳扎,洗脚后泼洗脚水,一木脚盆水估计有近10来斤重,老先生仅用右手平稳地端着,就很轻松地走出去泼了。
  据九哥的母亲,也就是王老九的孙女蒋翁妈讲,当年王老九还是资水流域的贼牯子(小偷)头领。王老九是通过拜师、上香、歃血、抛牌、挂印等程序严格考验的哥老会弟子,他本人当然是不偷不抢的。但在江湖黑白两道上,他却在暗中管理着黑帮里的贼牯子,行使着贼牯子监管者的职能。帮会,是旧社会除政府以外的一种民间团体组织。那时的社会底层,除了国家法律以外,还有家规、族规、帮规、行规等民间律条管理着各行各业各阶层,民间有家规、族规、帮规、行规大于王法的说法。千年古镇江南,商贾云集,自然帮会云集,会徒如云。建筑业(竹、木、泥、瓦匠)有鲁班会,裁缝业有轩辕会,冶铸业(铁、铜、金、银匠)有老君会,旅馆业有关羽会,理发业有罗祖会,糕点业有闻仲会,印刷、刻字业有毕昇会,中医业有华佗会,造纸业有蔡伦会,八字先生的命相业有麻衣会,乞丐的叫化业有范丹会,渔业有姜尚会,茶业有陆羽会,排帮、船帮有杨泗会,烟花、鞭炮业有祝融会,厨师业有詹王会,酿酒业有杜康会,甚至贼牯子都有个时迁会……慑于王老九的威名,一般的贼牯子是不敢来小镇谋财的,但也不排除有个别胆大包天者。如果某家被盗了,只要对王老九讲一声,一般到第二天,失窃的财物就会放在失主家门口,失主只要给王老九一点钱物表示感谢就行了。家庭条件好的,多给点。家庭困难的,不给也无所谓。蒋翁妈还告诉我一个惊人的秘密:盗亦有道。贼牯子的帮规很严的,有三不偷的天条。违反其中一条者,砍去一根食指,永世不能为盗。三不偷的纪律是:一不偷油榨水碾。因为油榨水碾四面都是空的,偷了说明你没本事。二不偷铁匠铺里。原於小偷的作案工具铁牛角(与羊角锄类似,小偷用于挖地洞、撬门之用)是铁匠打造的,铁匠是他们的恩人。三不偷炉罐锅火。炉罐锅火是人们做饭炒菜的工具,偷了断人烟火,这是天理不容缺大德的,还有可能断子绝孙的。这三条,入过帮的贼牯子都不敢违反,因为后果太严重了。解放初,一位南下干部的驳壳枪被盗,排查了几天都没有结果。经老百姓指点,政府找到王老九帮忙。据说当晚在王老九发出的江湖救急令的召唤下,资水流域几十名贼牯子齐聚一堂,一齐跪在河边草坪里。经王老九严厉拷问,终于问清是一个外号叫飞天蜈蚣的惯盗偷的,驳壳枪被他藏在镇西头舟达桥下的石头缝里。于是,三方皆大欢喜,驳壳枪完璧归赵,王老九也得到了政府嘉奖,政府对那些小偷也网开一面,没有处理。因为他们已保证会改邪归正,再也不与政府和人们为敌了。
  一代大侠杜心五先生云:武术之最高境界乃止戈为武,武者之最高境界乃藏武于常。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道:国医治心病,大医治末病,小医治已病,庸医治肓病。如此看来,王老九亦侠亦医,真乃难得之全才。老先生一生视自己的人品、武品、医品如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承诺不变。唯一失诺的是,王老九老先生最终没有成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于上世纪60年代成为了一家镇办工厂的翻砂工,退休后拿着区区几百元的微薄退休金过活。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如此看来,王老九老先生是一位知者,也是一位仁者。老人家在家乡的山水间生活着,劳动着,修身着,养性着,快乐着,难怪能成为罕见的百岁老人,能成为小镇乃至资水流域的传奇人物。老人家历经三朝,饱经风雨,笑傲江湖,看惯了世间百态,尝尽了人间百味,既见证了旧社会的过去,也喜看了新中国的华章,还看到了香港的回归。如今,老先生的子孙后代已达100余人,遍布神州大地甚至海外他乡。王老九,我们的九公,小镇的奇人,真滴有个好八字,真滴是一位令人敬佩、令人仰慕的得道高人!
  后记:鲁迅先生说:大人物改写历史,创造历史,而小人物铺垫大人物,有时也成为大人物。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莫不如是。
  这是我小镇江湖人物系列散文的第五篇。主人公王老九是一位亦侠、亦医、亦巫三教皆通黑白两道均涉的传奇人物,也是我的家乡江南镇很多老人都认识、都传颂的人物。他以105岁的高寿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书写了一生的传奇。我听说过他的传说,也拜访过他的后人,但老人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过世,文中的许多情节是道听途说虚构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事,也的确也有那么多的事,仅是时光倒流重现而已。
  我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旧社会的帮会。其实,从古至今,很多历史变革大潮里都有帮会的影子。远至陈胜、吴广,近至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有爱国的帮会人的身影,革命家孙中山、黄兴、蔡锷、贺龙都曾加入过帮会,陈赓大将也出生于有帮会背景的家庭,很多革命先烈投身革命前均有帮会的身份,现在的民主党派——致公党的前身就是洪门。我并不是推崇帮会,我只是说清一个历史事实。一个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人,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历史。只有正确的看待历史,才能正确的展望未来。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毛主席在如何研究党史的大会上也曾说:现在我们研究我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这种眼光,才是正确的历史辩证法。
  王老九等小人物已成为历史。而我们作为后人,应该学会向后看!

陈剑辞.jpg 

作者简介:陈剑辞,笔名剑胆琴心,70年生男性公民,湘中梅山蛮后裔,公务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化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林》、《十月》、《芙蓉》等媒体平台。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