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衡: 民国坦荡一君子

作者: 仲 衡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2-12-06 09:24 阅读: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这是国学大师章士钊先生的杰作,被评为中国现代十大经典挽联之一,陈炯明挽孙中山联亦榜上有名。

19463有蒋介石佩剑、“中国盖世太保”之称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头戴笠在南京戴雨沟坠机身亡之后,蒋介石命令章士钊先生为戴笠撰写挽联章士钊先生虽然不齿戴笠残忍狠毒的处世为人,然而君命难违,只好勉强为之。挽联一挥而就赢得满堂喝彩,对文字十分挑剔的蒋介石也表示非常满意

这副挽联客观公正不褒不贬,窃以为用于胡适先生亦未曾不可。诚然,胡适先生乃谦谦君子臭名昭著军统特务头子不可同日而语,但他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焦点人物,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在这点上与戴笠有相似之处

曾文正公曰:“名满天下者谤亦随之,乃人生之常理也”。明朝宰相张居正如是,清朝重臣曾国藩亦如是,民国博士胡适先生亦复如是。

胡适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以独特的作为及著述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一场旷日持久的“批胡运动”,让胡适在中国大陆家喻户晓。许多昔日的故旧、朋友和学生反目成仇赤膊上阵,集中火力向胡适猛烈开炮,批判文章绝大多数“上恶谥、贴标签、画咒篆”,极尽谩骂推衍之能事,胡适的政治、文学、哲学思想和历史观点被批得体无完肤,因此身败名裂,其个人声誉和学术地位一落千丈。胡适次子胡思杜被迫与他断绝父子关系,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中自杀身亡。

胡适先生究竟是人还是妖为什么对他的毁誉褒贬是如此针锋相对泾渭分明

拥护者说他真性真情恣意潇洒,反对者说他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道德沦丧;拥护者说他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反对者说他学问简陋哗众取宠。

“一代儒宗”美誉的国学大师钱穆对胡适彻底否定,他说“胡适骨子里不是读书人,至少不是纯种的读书人,以言以人两无可取”。“毒舌”著称于世的大文豪鲁迅话语更加尖刻:“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从中国小百姓方面来说,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

钱穆、鲁迅之说明显带有偏见,其中的江湖恩怨爱恨情仇可谓一言难尽。

而更多人说:“如果世间有真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适”。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征服人心的道德形象,具有无比的人格魅力。史学家唐德刚称胡适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罗尔纲说:“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钱锺书则一针见血:“胡适先生是民国真正的君子,品格绝高于鲁迅、郭沫若等人。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开红盖头,发现新娘张琼华竟“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他立马奔出洞房,五天后离家出走。郭沫若沮丧地说:“隔着口袋买猫交定要白猫,打开口袋却是黑猫。”被鲁迅讽为“流氓+才子”的郭沫若一生结婚数次,而可怜的张琼华形单影只一直到死。

鲁迅曾经讽刺郭沫若人不堪,可是在抵制封建包办婚姻方面,他们的行为却惊人相似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母亲包办的。洞房花烛夜新郎对这个小脚新娘连碰也没碰一下,第二天分房而卧,第三天鲁迅去了日本,从此朱安独守空房。鲁迅死后走投无路的朱安想卖鲁迅藏书聊以度日,许多文化界人士强烈反对,要求保护遗物。朱安悲愤地“我也是鲁迅的遗物,谁来保护我?

朱安的呐喊和叩问血泪交加,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控诉。

清末民初,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崇尚“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的新观念,反对包办婚姻抛弃糟糠之妻成为社会新潮流。

胡适却是一个异类,在民国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13岁时胡适正读小学,母亲做主给他定了娃娃亲在漫长的15双方一直未曾谋面,胡适出国留学以后内心也抗拒过,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履行婚约。唐德刚感慨地说:“这位小脚、眼有翳且爱打麻将的女,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号称“民国十大美男”之一的胡适先生风神俊朗一表斯文,从美国留学归来后受聘于北京大学,追求者如过江之鲫。可是这位风度翩翩北大教授却娶了一个没有文化的乡村女子,为此招来了许多批评和非议。独立特行的陈独秀甚至当面拍桌痛骂胡适要其马上离婚,这个说法虽然是坊间传闻,但足以说明当时人们的强烈反响。

头号美男汪精卫娶了肥胖难看的陈璧君,五号美男胡适娶了农村女人江冬秀,俊男与丑女组合无独有偶,一时传为民国佳话。

胡适不但没有歧视和冷落江冬秀,反而对这个没有文化的“河东狮吼”唯命是从,还发明了别开生面的“三从四得”——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民国时期曾经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能成为胡适的朋友,人们皆引以为荣。  

1919年,留学哈佛大学的林语堂一度生活窘迫濒临断炊,只好求助于胡适:“尊兄能否作保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后偿还。”不久林语堂收到了汇款,胡适在信中说:“这是工资预支款,望君归国后到北京大学工作。”哈佛毕业后他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再次致电胡适要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林语堂学成回国如约到北大任教,特向校长蒋梦麟表示万分感谢。蒋校长一脸茫然:“什么两千块钱?”林语堂恍然大悟,原来是胡适一直在暗中资助他。

胡适资助的不仅是林语堂一人,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和千家驹等一众才子都受过他的恩泽。

胡适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交友从不论贫富贵贱。

  有一天卖烧饼的邻居袁瓞来胡适家闲聊。胡适说:“我喜欢游泳可是鼻孔长了小瘤,呼吸不便。”袁瓞说:“我鼻孔也长了一个瘤,恐是鼻癌。”胡适立即写信让袁瓞交给台大医院院长,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

1948年,胡适离开北京时,留在寓所的物品中有500多封信件,往来对象几乎涵盖了囯共两党主要领袖、军政要人以及社会名流。胡适有自已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一直坚守中立保持中庸,既不加入国民党,也不加入共产党所谓“君子不党”无论是学术态度不同的异己,还是政见分歧的友朋,他始终保持和而不同的“四不主义”:不站队、不妄议、不迎合、不谩骂。

  新文化运动后因政见不同,鲁迅与胡适交恶。面对鲁迅的“匕首和投枪”,胡适从不应战,而对于鲁迅的好文章他一如既往积极推荐。1936年鲁迅去世后,作家苏雪林给胡适写了一封长信,称鲁迅是“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胡适回信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死后胡适始终没发过一句恶声,更没有落井下石。当许广平就《鲁迅全集》出版事宜请求胡适引荐介绍商务印书馆时,胡适不计前嫌,马上出面推荐并担任鲁迅纪念委员会委员,为《鲁迅全集》的出版奔波效力。

  诛心是人类的通病,祸延千年勿论中西,像胡适那样以德报怨“恶而知其美”者,古今能有几人?

  君子之德莫美于恕。“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这是胡适流传甚广的金句,宽容之于他已深入骨髓。

胡适每发表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争议,或褒或贬或讴歌或批判,众说纷纭,而胡适一直秉持“老僧不听不闻不见”的态度,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从容淡定直面所有的评价。

作为新文化运动和自由主义的旗手,胡适无疑成了众矢之的,可是面对咒骂和攻击他从不生气。他挨过的骂不可谓不多,什么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等等,更有甚者,有人骂他是作自渎行为最下流无耻中国人。

胡适在给杨杏佛的信中说:“我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骂得不到位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感到不安。如果有人说吃胡适的肉可以益寿延年,我情愿割下来送给他吃并表示祝福。

此前胡适与鲁迅兄弟谈《西游记》时认为第八十一难应该这样改才符合佛教精神,他说:“唐僧取了经回到通天河边,梦见黄风大王等妖魔向他索命。唐僧醒来叫三个徒弟腾云驾雾把经卷送回大唐,自己念动真言把冤魂都召来,他自己动手把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他们吃。冤魂吃了唐僧肉都超生到了极乐世界,唐僧肉布施完了,他也修成了正果。”

胡适为何如此宽宏大度?那是因为他曾经留学欧美,本身就是一个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他挨了四十年的骂不但不生气而且欢迎之至,在他看来这恰恰代表了自由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

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因为他足够富裕,而嫉妒则是弱者的品质,胡适就是一个真正的精神强者。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力量,最缺的是胡适这种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人格力量。

  1929年,胡适在北京邂逅老朋友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赫定是瑞典国家学会十八名会员之一,表示非常乐意提名胡适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胡适当即婉拒。在日记中写道:“我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

  1937年,罗尔纲为赶时髦出版了《太平天国史纲》一书,《书人杂志》将其选入中国最新十部佳著。胡适读后当面批评罗尔纲:“你这部书专门表扬洪杨,而对太平天国涂炭生灵却只字未提,这样盲从做史是不对的。”

罗尔纲诚恳接受了胡适的批评,对《太平天国史纲》作了全面修改。正因胡适的耳提面命,罗尔纲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

胡适先生是一个追求真理、敢讲真话、特立独行的人,以“不苟同于流俗、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自期。

1919年,山雨欲来风满楼,知识分子都在大谈主义,胡适却主张多研究问题少淡些主义19377中国全面抗战即将爆发,他却主张放弃东北。19495国民党退守台湾,文化名人多选择留在大陆,他却坚决要去台湾。

在一次胡适对大学生演讲,他激动地说:“现在有人要求你们牺牲个人自由去求国家自由,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我认为,争取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取自由,树立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树立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靠奴才建造起来的!”

被某些人骂为“自渎下贱”的胡适不卑不亢宠辱不惊,他没有傲气却有铮铮傲骨,从来不趋炎附势卑躬屈膝。

1952年胡适应邀到台大讲学,他居然对蒋介石说:“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可言。第一无人敢批评彭孟缉,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无言论自由显而易见。

对于当时的台湾政局,连任总统资政的国学泰斗钱穆也讳莫如深,根本没有批评和指责的胆量。

1954年台湾召开国民大会商议改选总统,蒋介石假意推荐胡适作为候选人。胡适说:“我有心脏病,连保险公司都不愿保我的寿险,怎能挑起总统这副担子?”有人问如果你真被提名甚至当选时怎么办?胡适回答:“如果有人提名我一定否认,如果当选我宣布无效。我是自由主义者,当然有不当总统的自由。”

1958年蒋介石邀请胡适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就职典礼上蒋提出明确要求:“应担负起复兴民族文化之艰巨任务,要配合当局早日完成反共抗俄之神圣使命”。胡适马上站起来说:“总统你错了!”然后逐条驳斥,认为学术与政治无关。气得全身发抖的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愤然写道:“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

横看国民党满朝文武官员,谁有这样的胆量敢于犯上直谏?谁敢当面叫板一言九鼎的蒋介石?

1962214日,胡适在台湾去世。公祭期间至少超过四万人前往致祭,大出殡的路上家家燃香户户路祭,胡适的民心向背于斯可见。197545日,蒋总统驾崩,官方的葬礼空前隆重盛大万人空巷,可是十三年前胡适去世时“家家燃香户户路祭”的动人情景不复出现。

胡适先生的碑文是这样写的——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国家和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胡适先生著名的治学精神。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胡适先生著名人生格言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在乾坤。胡适先生极力推动新文化运动,为提升国民素质立下盖世之功他旧学邃密,深谙孔孟之道,他新知深沉学贯中西,著述甚丰。他一生获得36个博士称号,只不为师,堪称世间罕见的坦荡的谦谦君子。

 bd86ed0fd2d36146b147a36ed168a025_640_wx_fmt=jpeg&wxfrom=


作者简介仲衡,本名陈春棠,广西合浦人。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从事新闻工作凡三十年,多有新闻作品在全国获奖,著有新闻作品集《有版有眼》《纸好如此》,散文集《那年的年》《无读不丈夫》等,荣获第三届中国地市报“十佳社长”称号。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