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述亮: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刘世恭,1905年出生于临县碛口镇黄家峪村。少时家庭人口多,家境贫寒,是在半饥半饱中长大成人的。13岁至15岁读过冬学。15岁至22岁拜当地拳拐手学拳术,由于天资聪颖,又肯用功,练的一手好武艺,在当地很有名气。
他18岁结婚,生育一女,为了养家糊口,在交城、汾阳、离石、临县、方山等地做小本生意,不幸3年后爱妻病逝,他心灰意丧,把小女儿托母亲抚养,拿了一条扁担赶赴陕北,在延川县永坪徐家街与叔父伙种地,并在延川、安定、吴堡、佳县等地做小生意维持生计。长期的生活积累,他成为一个有丰富阅历的能人,加上人品好、有文化,会拳术,在延川等地很有声望。
1933年,延川县闹红军,他暗暗加入。1934年6月,参加了自卫军地方武装,任分队长。为了保密,化名黄正明,“黄”是老家黄家峪的村名,“正明”寓意做人做事要求自己要“正大光明”。同年,由白如冰同志介绍加入共产党。
1935年1月,延川县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他做县委交通员20余天,同月任肃反委员会主任,革命委员会转为苏维埃政府后,就担任了政治保卫局局长一职。
1935年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后,决定发展神府特区,壮大革命根据地。1936年1月调他到西北保卫局,后受党中央派遣,与张秀山等同志一道,在米西游击队的护送下,开辟神府特区,就任神府特区政治保卫局长。
神府特区是延安连接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通道。他和战友们转战特区一年零十个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红色特区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次,敌人包围神府特区10多天,连饭都吃不上,光靠吃野菜度日,直至战斗胜利。
1937年10月,他调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之后,安排他到西北保安处任保安科长。后因病不能工作,回永坪镇修养1年多,病情好转后,又调回保安处。1943年冬季,组织安排他任子长县政治保卫局局长。
1945年4月因患脑神经病由晋绥公安分局分派到临县碛口检查站任站长,基本上是带职修养。1946年因病恶化,神志不清,不能继续工作,由晋绥公安分局批准,回老家黄家峪村带职休养。因脑病严重,再没出去,一直在家里边养病边参加劳动,养活自己的孩子们。
1965年,组织批准享受17级干部待遇。1981年由退休改办为离休。
父亲于1982年8月5日病故,享年78岁。
父亲一生为了革命奋斗了一生,默默无闻,从不向上级要求待遇,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
作者简介:刘述亮,山西临县人,现退休。喜欢文学写作,系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