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梅:冬青花样的女子——叶惠平

作者: 邓 梅 来源: 原创 时间: 2018-04-26 13:37 阅读:
邓 梅:冬青花样的女子——叶惠平

 

 

荒凉的沙漠戈壁滩上,几乎寸草不生,但唯有一种长青阔叶灌木,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都顽强地活着,这就是沙冬青。有一个福建女子,为让沙漠披绿,不远千里,来到内蒙古阿拉善。

——题记

 

闻其声

 

由内蒙古阿拉善盟文联、阿拉善日报社、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马兰杯”文学摄影大赛暨阿拉善盟文艺志愿者义务植树活动在马兰湖阿拉善盟文艺创作基地开幕的头天晚上,我的手机响了,显示的号码来自福建。我的第一感觉:不是骗子就是推销产品的,我没打算接。可是,电话很执着地一直响着,我犹犹豫豫,最后还是接通了电话,等着对方的花言巧语。

“您好,请问您是邓梅女士吗?我是阿拉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的叶惠平,是盟文联的马英主席让我和您联系的……

一个虽然浓重的南方普通话然而又是非常温柔悦耳的声音传入我的耳膜,她极其有礼貌地跟我说了一些第二天活动事宜,并请我来主持,我为这个声音而爽快答应了。挂断电话,我给她发了短信:您的声音好甜美。

对方只回了我一个微笑图片。我想,这可能就是漂亮女人的矜持吧。

放下电话我开始想象对方的模样:她应该是公司的秘书,年龄大概在25岁左右,肤色白皙透明,瓜子脸上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发似瀑布散落在肩上,一袭长裙包裹在婀娜多姿的身上,风吹起时,裙袂飞扬,哇,那是怎样的一个尤物啊!

带着这样一个想象,第二天我们乘大巴车来到了位于腾格里经济开发区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

尽管已是仲春时节,天气依然寒冷,腾格里就以这种别样的风情来迎接大家的到来!

据资料记载: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沙丘面积占71%,年降水量只有100多毫米,但是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每年二、三、四月份会出现7级暴风,属荒漠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47.5毫米,而蒸发量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平均大风次数17.8次。一连好几个月不下雨是常有的事,夏季地面温度40多度,冬季为零下30多度,而且一年四季风沙不断,风沙是主宰沙漠的唯一主人。每年3月初至4月底是植树季节,更是狂风大作,满天黄沙的季节,令人畏惧而又无奈。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4年成立的自治区级开发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腾格里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在沙漠植绿方面,由过去的茫茫黄沙一片变为今天的生机勃勃,“冬青花节”、“马兰花节”成了这里的品牌,每年的45月,大片紫色、黄色、红色的花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人。

在人们赞叹沙海奇景之时,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被人们提起,被人们传扬,那就是我们来到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和公司老总叶惠平。

 

见真人

 

两辆大巴车停在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一排彩钢活动板房门前,我们一行近40人呼啦啦下车,瞬间将彩钢板房包围。风用尽全力,疯狂撕扯着苫房顶的塑料布,发出的声音就像公牛搏斗中粗重的喘息。

“欢迎各位作家、艺术家们,你们辛苦了!先请进来喝口水吧!”

站在板房门前的一位女士招呼着大家。

女士个头不高,身穿一身褪色了的紫色冲锋衣,一束马尾辫随着身动荡来荡去,麦色皮肤显得有点粗糙,但那双大眼睛却很灵动,显出和别人的不同,不同在哪里,我没有深究,只是一种感觉。有意思的是,她的声音像极了电话中的那个声音。经介绍得知,她就是叶惠平,这个公司的当家人。

介绍人告诉我:叶惠平是福建福州人,为治理腾格里沙漠,让荒原变绿洲,她说服家人,舍弃了原本优越的生活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六年。

“太不容易啦!”介绍人的语气充满了敬佩之意。

叶惠平说,她与沙漠结缘,是因为感动于一位叫“原树华”的先生。

原树华是香港万辉涂料有限公司、广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既是实业家,又是慈善家。他在全国各地成立了4家孤儿院,收养了1000多名孤儿,曾被广州市评为10大荣誉市民之一。原树华在做慈善事业的同时,又把目光转向沙漠治理。

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沙漠占去两成,且仍以每年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沙进人退,寸草不生,如果不治沙,如果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京畿繁华早晚会被漫天黄沙所淹没。

在治沙战场上,国家下大力气进行治理,三北防护林自1979年至今近40年,已投入资金100多亿元,造林1亿多亩,减缓了沙漠扩张速度。然而,如果没有国民整体治沙意识的提高,没有万众的参与,单靠政府,治理沙漠之路迟缓而艰难。阿拉善是我国沙漠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全在这里。

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而防沙治沙却是一个很少进入公众视野、常被人们忽视的话题,这一领域似乎成了少数人的苦行之旅,原树华决定参与到防沙治沙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浩大工程中来。

20114月,原树华考察腾格里沙漠后,决意在马兰湖开展生态治沙,他投资2600万,在沙漠前缘,建立了3万亩生态治沙基地:建设20公里围栏保护植被,免受牲畜啃食;选择各种方法进行植树造林,自创“机打自埋法”、“水冲法”种植长枝沙柳、花棒、红柳等;建设苗圃,培育各种适应沙漠的植物。

这样,3万亩沙漠绿化任务的千钧重担便落在总经理叶惠平肩上。

 

担重任

 

生于1976年、主修财会专业的叶惠平最早在福建省妇联的一家下属单位工作,后来她自己创办了一家小规模的公司,为医院做后勤服务。她一直热爱公益事业,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她认识了原树华董事长。她敬佩原树华先生这样一位以公益为怀、不计代价,将治沙视为己任、一头扎进漫天尘沙的当代愚公。于是,她在爱人和孩子的支持下,接受了原树华先生的请求,用她那孱弱的肩膀挑起了这副担子。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首七言绝句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叶惠平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乡村度过的。那时候的乡下真的好美,山上有许许多多的植物,田里有各种各样的瓜果,房前屋后有很多的小动物;小溪里的鱼儿快乐地游弋嬉戏,那是一个童话版的现实世界。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它复制不了童话世界。叶惠平创办的公司是服务当地医院的,在医院每天看到的是病人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甚至得知有的人是因为长期生活在环境污染中而得病时,叶惠平陷入了思考并想自己为此能做什么?

在原树华先生的感召鼓励下,她怀揣梦想,心存希望,背着行囊,从遥远的福建省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最偏远的阿拉善治理沙漠了!

消息一经传出,震惊了她身边所有的人,但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她认准了的事,是轻易不会改变的,他们只有为她祈祷、祝福。

93岁的奶奶,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衣、净面,在佛像前点一炷清香,请求佛祖保佑腾格里多多下雨,让自己的孙女栽下的树苗快快长大,让孙女早日回家。

儿行千里带走的是父母的心,由于实在受不了牵挂的折磨,20123月的某一天,叶惠平的父亲也来到马兰湖,他想在这里陪伴女儿,和女儿一起度过最难熬的日子。

叶惠平的父亲60多岁了,一直生活在四季花木繁盛的南方,从未看见过沙漠戈壁这样恶劣的环境,他的内心感到恐怖,更严重的是,除了饮食不习惯,干燥的气候导致皮肤瘙痒,也让他日夜不得安宁。

看到父亲这样,叶惠平心疼极了,她执意要父亲回去了。叶惠平有两个弟弟,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想想,父亲

怎能放心的下自己的宝贝女儿?于是又请求叶惠平的舅舅从福建来了。

硬着头皮在马兰湖干了1年后,舅舅坚决要回去。离开时,他甩下一句话:“就是做鬼,也再不来这儿了!”

刻骨的思念和牵挂,使得父亲在2013年的春天里又来了。叶惠平深深体会到这样一句话: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永远都是深藏于心,叶惠平为这样的父爱流泪了。

有了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叶惠平更坚定了治理沙漠的勇气和信心。

 

制沙魔

 

在阿拉善,每年植树的最佳期是清明后,而这也是风沙肆掠最频繁的日子。叶惠平和员工们顶着扑面的黄沙,严格按照植树要求,分工协作,抬运树苗、清挖树坑、扶直树苗、挥锹培土、踩实压紧、提桶浇水……道道工序都做得规范认真。

由于离驻地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搭建起帐篷,吃,住都在帐篷里。这个时候,沙子似乎就成了他们身上不可或缺的东西,连吃的饭菜里都是沙子,鞋子里也灌满沙子,沉沉的,走路多了,脚指甲磨得淤血发青,但他们顾不了这些,他们要赶在时间的前面。

看到一排排沙枣树、一墩墩梭梭、沙柳在荒滩戈壁傲然挺立、显出勃勃生机时,叶惠平和她的团队舒心地笑了。

叶惠平说,他们最大的困难,不是夏季气温达到40多度以上,酷暑难耐,紫外线极强,皮肤晒到脱皮;也不是冬季滴水成冰,寒风刺骨还要照常工作,而是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失败,在实践中总结。

开始,他们想用草方格把沙丘固定住,然后再种树,但3万亩沙漠种植成本太高,只好放弃;又在沙漠里打50多眼机井,想把地下水抽上来浇树,可是在沙漠里一棵一棵浇灌几万株树苗同样不现实。

为了防止风沙把树苗刮倒,他们用车拉土,培在树苗周围,结果风沙不但把土壤刮跑,甚至树苗也被连根拔起,让他们欲哭无泪。

他们栽种过胡杨、花棒、沙拐枣等多种沙生植物,想尽各种办法保苗生长,但每年春天,沙漠里刚刚泛起一抹绿色,一场大风却将这一切摧毁的体无完肤,树苗成活率不足20%。就这样,一年200多万的投入就被几场大风吞噬了。

 

植绿洲

 

和叶惠平一起来马兰湖治理沙漠的4个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打击,都心灰意冷离开了,只有叶惠平一人坚守着。

坚守中,她不断摸索,翻阅资料,求教专家,走访牧户,抄录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叶惠平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经过种植她发现,沙柳、梭梭、花棒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而且还是蓄根植物,最适宜在沙漠中生长。只要栽种得当,就算无人管理,没有雨水,它也依然能够生长,更不用担心风沙会把它连根拔起,成活率高达90%以上,而且固沙效果非常好,这让叶惠平在绝境中看到了希望,她真是欣喜欲狂。立刻招兵买马,于是,沙漠里又出现了火热的植树场面,沉寂的漠野欢腾了。

真的,如果你在这个季节来就会看到,3 万亩沙漠里,遍野都是沙柳、梭梭等。尤其是沙柳,由初栽时的几十公分高,到现在已经长成两米多高的伟岸“少男”,迎风飘摆,古雕刻画,气宇轩昂,异常壮观。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他们真的可以征服沙漠了!叶惠平和她的团队乘胜追击,2012年到2014年,他们总共植树不到1万亩,而2015年到2016年就栽种了2万亩,曾经3万亩的滚滚黄沙之地终于披上了绿装。通过大量实践和摸索,他们又采用工程固沙和生态固沙相结合、人工种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在腾格里沙漠种植复合型生态锁边林。

曾经肆虐疯狂的沙暴,如今在梭梭、花棒、沙柳面前,也感到了阻力重重,昔日狂魔气喘吁吁。

这是一场人与沙漠的搏弈、意志与“强盗”的较量,耗尽心力却酣畅淋漓。

 

感召人

 

当一天工作结束静下来的时候,叶惠平便不由自主想起了远方的亲友,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家,想起亲爱的丈夫,想起可爱的儿子,想的锥心刺骨。这个时候,她的眼泪会不听话地流下来。她是太想、太想他们了。她拿起电话,迫不及待地想听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身影。儿子已经11岁了,正在上小学;丈夫在福建经营一家公司,如果不是心系治沙,这该是多么其乐融融的一个完整的家呀!可是,神圣的使命在她肩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她只能心痛中暂时割舍自己的亲人。好在,丈夫和儿子支持她的选择,成全了她坚守自己信念的准则。她感激他们的爱,珍惜他们的爱,深藏他们的爱,并把这份爱转化成无穷的精神动力。

叶惠平和她的员工们住在彩钢活动板房里,冬天冷,夏天热,没办法洗澡,只好把热水提进来冲一冲,洗一洗。

这里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生活单调,水土不服,采购物品要到几十公里之外,生活上的艰辛可想而知。

其实,公司不是盖不起房,他们只是怕——怕失败,怕宣传,万一失败了,怎么对得起亲人的付出? 怎么对得起原树华先生和并肩治沙的同伴?怎么对得起当地的百姓?怎么对得起这一方水土?

受他们的感召,许多有识之士也纷纷加入到治理沙漠的行列中来。

王文清,一个实业家、投资家,也是马兰湖沙漠的常客。自2011年被原树华先生“拉下水”以来,他已捐款100万元用于马兰湖公益治沙项目,并每年组织“旅游团”到马兰湖考察,让身边更多的人亲眼看到中国荒漠化的严重程度,了解沙漠,感受沙漠,参与到防沙治沙的行动中来。

现在,王文清已经成为马兰湖生态治沙项目的“智囊”和公益资源整合者,经常带领专家团队前往考察,并利用自己广东省政协委员的身份,邀请广东省政协领导及各界企业家朋友共同考察马兰湖。

 

结硕果

 

经过7年的努力,叶惠平和她的团队种植沙柳225.3万株,绿化沙漠2万多亩,让不毛之地变得生机勃勃,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80%,成长起来的树木阻止了风沙流动。2013年沙漠建立的沙葱基地,已开始提供蔬菜供给,产生了经济效益。那些飞鹰、麻雀、雉鸡、野鸭等各种鸟类呼朋唤友在这里栖息;昆虫,青蛙,野兔、刺猬等小动物相约在这里落户安家。

“这让我似乎又看到了童年的景象。所以现在有人问我如何能够呆得住,我就自豪地告诉他们,我天天在此旅行度假呢

    马兰湖周边的牧民说起叶惠平,都为这个南方女子竖大拇指。牧民布仁巴依尔告诉我,他和其他农牧民为叶惠平治沙行动深深感动,都愿意跟着她一起干。

如今,在叶惠平的带领下,马兰湖附近的牧民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变沙害为沙利,将沙漠的劣势逐步转化为优势,发展了苁蓉、锁阳、黑果枸杞、沙葱、瓜果、药材种植和沙漠观光旅游产业,有效推动了荒漠化防治进程。

“防沙治沙光靠硬性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变输血为造血。”叶惠平如是说。
   
马兰湖3万亩生态治沙工程项目,是叶惠平与她的团队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的一条公益绿色长城。因在治沙领域的卓越成就,20183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香港为8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杰出女性颁发大奖,奖励她们在各自行业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做出的突出贡献。叶惠平获得了首届世界妇女仆人领袖奖,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亲自为叶惠平颁奖。

  “我们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今年,计划继续植树造林60万株,育苗50万株,今后,我们将更加坚定治理沙漠的信心,带领当地农牧民一起发展特色沙产业和旅游业,用产业化的方式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造福当地百姓。”面对记者、作家们的提问,叶惠平信心满满。

 

颂冬青

 

此时的沙漠里,一簇簇冬青花正在怒放,它没有玫瑰的浓香,没有牡丹的繁华,但那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记录着亘古未见的人与沙漠博弈的史诗;见证着荒漠变绿洲的生命传奇。

叶惠平开玩笑说,兴许是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上苍,每当天气干旱,树上的叶子都蔫了,眼看就要枯死了,天总要下点雨,即将死去的树苗又舒展过来。

 “这是老天在有意安抚我们,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 她说。

叶惠平站在一墩盛开的冬青花旁,阳光打在她的身上,与冬青花交相辉映,发出奕奕光芒。 

QQ图片20180426113843.png

作者简介:邓梅,本名邓世梅,笔名:幽兰。在五月鲜花盛开的季节,带着并不甜润的啼声,叩开了这个世界的大门,从此,在曲折不平的路上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电视台工作。喜欢文学,有数百篇、5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区内、外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品雪》;不善交际,却做了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故:注定一生须努力。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拉善文化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