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春:弘扬中华鹤文化的贡献者王克举

作者: 赵国春 来源: 时间: 2018-12-17 20:50 阅读:

QQ图片20181217204932.png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秋天。我们并肩走在平顶山脚下、科洛河畔的山河农场的大街上。谈论着未来、理想,当然也常常说起新闻报道的写作。这是九三管理局党委宣传部举办的首届新闻报道员培训班,我和尖山农场党委宣传部的齐市知青王克举都是这期班的学员。

后来,王克举返回城里后,干了许多善事,有的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最出色的还是他一心扑在鹤文化上,坚持20年为扎龙的丹顶鹤拍照。

1959年,王克举出生于齐齐哈尔市。自幼家贫寒,但深得父母“积德行善,做个好人”教诲。1976年作为最后一批知青下乡到九三管理局的尖山农场。当过农工、炊事班长、团宣传干事,后返城进齐齐哈尔车辆厂,在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为证明自己、实现价值,1991年辞职,靠借900元起家,创办齐齐哈尔市宏达印刷厂。

王克举在企业经营接触人中,深深感到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人,因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他感到深深地孤独和焦虑。1996年,他结识了“中国的伦·凯勒”司晶女士,被她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奉献精神所感动,他深深地感到,司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恰恰是目前人们所需要的。为了传播司晶精神,他不顾企业遭受损失,把工厂交予别人经营,6年时间里,奔波全国各地,幕后策划了司晶在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百余场演讲,引起轰动和强烈反响;并自费编辑出版了四本宣传司晶精神的书籍,激励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为记录司晶奉献社会的史实,1999年他购买了相机。

王克举的行为遭许多人的误会和曲解,被朋友戏称为“地球上的最后一只恐龙”。身心憔悴的他,带着相机偶然来到扎龙保护区,立刻被象征高洁之士的丹顶鹤的仙姿所打动所震撼;更通过拍鹤了解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徐秀娟烈士,被她献身环保的精神所感染所激励。他决定为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爱惜守护珍稀鸟类,弘扬烈士不朽精神,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与几位影友来到丹顶鹤的故乡——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那婀娜多姿的倩影,飘然欲仙的雅态,雍荣华贵的神情,声闻于野的长鸣,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心里的重负仿佛得到从未有过的释放。他激动的一次次按动快门,记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当一幅幅作品呈现在眼前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从此一发不可收,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一日不见鹤食不甘味,见了鹤如见了久别的情人。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去鹤乡近500次,经常一天两次,无论是数九严冬,还是盛夏酷暑,只要一有时间,便一头扎进鹤乡,享受了无穷乐趣,也吃尽了苦头。

一次,他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忽然发现路旁远处草地有群鹤在活动,他边开车边准备相机,边观察鹤,一不留神车向二米深的路基下翻去,回舵已来不及,只好听天由命,万幸的是路基下有颗杨树将车挡住,只造成车灯和保险杠损坏,不然肯定车翻人伤,求来十几个老乡连周带扛费了九牛二虎的劲,才将车弄到路上,再一看鹤,早已飞得无影无踪。 
    
王克举正式用它恒久的坚持、敏锐的目光和光影的语言,为我们发现善良与美好、深刻与远大。几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向艺术的巅峰冲刺:10余幅丹顶鹤作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际影展中获奖,成为中国丹顶鹤摄影国际获奖最高最多的人;先后应邀在韩国、中国第五节摄影艺术节、中国焦作国际摄影艺术节举办丹顶鹤影展;有10余幅作品被制作成邮票和邮资明信片公开发行;他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摄影》专业大赛“摄影十杰”称号;应邀为清华大学举办摄影讲座;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民画报》《中国画报》《中国摄影家》等十几家报刊发表丹顶鹤摄影专集等等。他因此被公认为“中国丹顶鹤摄影第一人”。

从拍鹤到关注生态,王克举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他在丹顶鹤繁殖地——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其他迁徙越冬地跟踪、观察、研究丹顶鹤,用镜头记录丹顶鹤。他千余次深入扎龙拍摄,一辆完好的汽车因此而报废。用了6万多张专业胶片,从中精选出丹顶鹤不同季节、气候、生长期和不同宏观、微观的瞬间,编辑出版了《丹顶鹤艺术典藏版》《丹顶鹤生态典藏版》《丹顶鹤艺术典藏大型版》等多部丹顶鹤科研与艺术专著。

除了对丹顶鹤的热爱之外,目前王克举也在为保护黑颈鹤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着。

2002年冬,王克举第一次来到云南昭通拍摄黑颈鹤,便被大山包和黑颈鹤强烈地震撼,他称这里是“仙鹤仙境”“最后的香格里拉”,他因而魂牵梦萦,深深迷恋爱上大山包。为此,他克服了许多困难,坚持16年在大山包拍摄研究黑颈鹤,有5个春节在山上度过。冬季拍鹤条件异常艰苦,初去时,当地没电、手机没信号,白天经常吃几个土豆果腹。住在村里农民家的仓房里,没有取暖设施,晚上睡觉连衣服都不能脱。

近年来,大山包的环境急剧在变化,王克举怀着紧迫感进行抢救性拍摄。为筹集拍摄经费,他不惜低价处理了朋友赞助的一辆崭新越野车。仅2016年就拍摄100余天,拍了800多个120专业胶卷,4台相机全部用坏,体重减了近20斤。他从小就有气管炎病,背着沉重的器材在山上爬上爬下,时常因缺氧累得几近昏厥,膝盖因此受伤至今没有痊愈。

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而王克举却干成了两件事,他将丹顶鹤的摄影艺术、黑颈鹤的摄影艺术推向极致,为人类留下了两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但在他看来,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他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鲜活的鹤类艺术形象呼唤中华鹤文化的回归、弘扬和光大,尤其是代表中国人精神的鹤的高贵圣洁品格。

王克举在拍摄研究丹顶鹤的同时,也关注其它鹤类,尤其是生活在云贵高原的黑颈鹤。他连续16年在云南昭通大山包拍摄和研究黑颈鹤,目前正在利用半年多的时间做最后的收尾拍摄和研究,10个章节的黑颈鹤科研与艺术传世巨著已编辑完成。云南昭通市正在研究立项将建立《王克举黑颈鹤科普与艺术馆》《王克举黑颈鹤黑白摄影艺术馆》。

2018110,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华侨城文化集团、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承办的“2017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深圳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隆重举行。

“中华文化人物”是文化部主管的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国家级文化奖项,面向全球华人评选,典礼由凤凰卫视全程播放。此次评选共有10位华人文化精英获奖,王克举有幸名列其中。

组委会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多年来,他怀着紧迫感重点对扎龙丹顶鹤和昭通黑颈鹤进行抢救性拍摄和研究。他是生态保护工作者,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从不惑之年到花甲白发,王克举就像苦行僧一样,执着地坚守着他心中弘扬中华鹤文化的梦想、责任和担当。2017年,因其对中华鹤文化的卓越贡献,获得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今天的王克举,已成为世界著名鹤类摄影艺术家、国际鹤类专家,中国知名环保人士,世界著名环保组织~~国际鹤类基金会聘请唯一公益摄影师,扎龙梦鹤苑鹤类保护宣教中心主任,齐齐哈尔市梦鹤苑鹤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鹤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常务理事。20年来,王克举执着于鹤类摄影、研究、保护及鹤文化传承,先后出版4部内容不同的丹顶鹤研究与保护的摄影艺术专著;2001年他在扎龙个人投资创建了世界目前唯一的宣传鹤生态、鹤文化、鹤保护景观——“梦鹤苑鹤类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即王克举鹤类摄影艺术主题公园,建立7个鹤类科普与艺术馆,开园时国家环保总局派人宣读了贺信;还在市区内建立了“王克举丹顶鹤黑白摄影艺术馆”等,16年来义务宣传环保。他在北京策划发起并主要承办环保英雄徐秀娟事迹巡展,使英雄重回公众视线。2004年被提名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他的成就被称为“人类的宝贵财富”、“历史性的贡献”,他本人被称为“丹顶鹤之父”、“国宝级摄影师”、“真正意义的摄影大师”、“和平年代的英雄”、“弘扬中华鹤文化的先驱”、“开创利用摄影手段研究鹤类生态学的先河”、“用图像为丹顶鹤树碑立传和拍出丹顶鹤灵魂世界第一人”。王克举堪称鹤类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摄影艺术大师。

可我对他的评价是:用自己的钱,办人类的事。他也很认可我的对他的评价。 

(原载2018年第5期《北大荒文化》)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北大荒博物馆原馆长)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