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浸书香淡流年

作者: 陈玉莲 来源: 原创 时间: 2019-01-26 21:46 阅读:

前段时间在南京车站等车,因为是归程,票是提前预订好了的,所以便少了那种排队买票的匆促。闲闲踱进大厅边角一个小书屋,十平方米的地方,淡香弥漫,四壁全是书。入眼看到培根的精装版《培根随笔集》,购之,便捧了读。 

诺大的候车厅内,旅客各自埋头沉溺于手机网络。像我在如此场合里捧书阅读,在行人看来多少会有些格格不如的感觉。但从内心来说,我确实没有半点儿哗众取宠的意思。尽管网络上什么书都能读到,但我不喜欢,总觉得少了墨香的屏幕冰凉凉的,凉到无趣。所以平素里若有闲暇,就捧一捧书本,享受静谧的时光。在渐行渐远的流年里,让空虚的心也能浸上一抹淡淡的书香。     

我对买书,从不刻意。人生处处有机缘,我来的时候,书刚巧在,多好,喜欢了买回来读。曾经的曾经,我读张爱玲、读汪曾祺、读琼瑶、读席慕容等大家的作品。那种心动,是何等彻骨。后来的后来,我一口气买过5本琼瑶的书《彩霞满天飞》、《六个梦》《海欧飞处彩云追》等。一股脑读来,读到倦怠。琼瑶文笔细腻,心理描述极致精准,但爱情的主题,缠绵也好,纠结也罢,或聚或散,归结无外乎:悲与喜、合与分、偶然与邂逅。读多了难免让人黯然困惑,我的感觉如此。        

初读席慕容诗集那会儿,“恰同学少年”。书要买的心甘情愿,倾囊也想买到手。记得,一次到书店购书,恰好席慕容《诗集》仅一本了,欣喜间拿来。书店老板却说她也是席慕容的仰慕者,书店独本了,真不卖。我不解的走了,当时失落落的心情难以言表,书店老板却追了来,说,你先拿去读吧,都是席粉。

后来,书店多了,缘遇,贾平凹、朱自清、张爱玲、三毛等大家的书,一并获得。虽已是时过境迁,也阅读了那些书。那些字里行间蕴藏着的,都是大家们对人生的慎思和感悟,而那些超越时空的对白,于我来说,无论何时,始终都是浸润灵魂的甘露,其声若水,淙淙潺潺。       

我生性不求上进,喜闲适生活,自知难成学问,所以书也就读的教条,读的肤浅。不会举一反三,不求精句华章。记忆中一口气读完的名著,除了小仲马的《茶花女》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有限的几本小说外,其余多是读得章章节节,断断续续。先贤袁枚曾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确,后来买的书翻翻,看看简介,读读序言就搁置了,总想着有的是时间,总想着等忙完了再读,结果等再次拿起时,书面蒙了尘。

我不喜欢读武侠小说,总感觉那些大侠在房顶乃至林间飞来飞去的功夫太过夸张。唯一读过的,久久记得住的是金庸先生的那部《神雕侠侣》。其情节深深折服了我。后来还追剧《神雕侠侣》,为小龙女和杨过的爱情深深感染并暗誓:今生要找一位剑客,能和我远离尘世,在幽静的山谷里共度一生,总归没能如愿。金庸先生的文笔非常传神,故事情节也曲折,悬念重重,又入情入理,让人不知不觉就沉醉其中了。除金老的这部传奇武侠书之外,其他武侠小说我再没读过第二本。      

很喜欢读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集子,篇幅简短明快,笔下情景交融。比如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冯唐的文字,就像对面听他讲话,那种高雅与不羁揉合出来的独特个性极具活力,立时就能给人带来生生的朝气。然,纵是冯总一路春风一路笑,他也会于某一个静夜码字怅叹:活着活着就老了。

是啊,活着活着就老了,生命的途中,我们一路风尘,或平凡,或显贵,但在一天天流逝的岁月面前人人又是如此平等,终老一生,只能是活法不同。         

南京站台,我登上了返家的列车。风驰电掣,耳边是列车的“筐档…筐档”声,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隧道深处小站上孤零零执旗的那位道警;还有绽放于悬崖峭壁上那些不知名的细碎的山花,金陵玄武湖湖畔那一池池的荷花,莲花会谢,流年消逝。

那天夜里,我不知道是何时入睡的,只记得列车就那么悠悠晃着,像摇篮。

 

作者简介:陈玉莲,笔名,帘卷西风。铜川市作协会员,铜川市新区作协副秘书长。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喜欢在山河岁月里静简行走,种小字悦自己,工作之余常抒写生活中的美。作品散见于省市区报刊及各大网络平台。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