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宇:书卷多情似故人

作者: 薛 宇 来源: 作家在线微平台 时间: 2019-06-19 08:03 阅读:

 

家里有两个不大的书柜,书柜里装满了大大小小、薄薄厚厚的书。每当闲暇之时,总是喜欢从书柜中取出一本尚未读完或者比较喜欢的书,细细地咀嚼那由一个个方块字连成的或优美或富含哲理的句子,每当这时,常常忘记自己究竟是读书的人还是书中的人,每每随着主人公的喜乐或忧伤而笑飞眉梢或泪眼婆娑。

小时候,家里除了几本连环画之外,再就是厚厚的领袖著作。连环画看过来看过去,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不再感兴趣;而领袖的著作,由于那时年龄尚小,根本看不懂。所以,那时候精神食粮基本上是荒芜的。

记得大概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从同学手中借到了一本《儿童文学》,而且只给我借一个晚上。放学回到家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书中那一个个优美曲折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是夏天的傍晚,太阳渐渐地落山了,天色越来越暗,蚊子也乘机偷袭我,我坐在父亲做的那个小凳子上,使劲地瞅着那一个个文字。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差,为了节省电费,不到天完全黑的时候,母亲是不允许开灯的。记得我当时把脑袋凑到书本上,眼睛几乎快贴到书上了,直到确实啥也看不见了,母亲才打开电灯。在那盏15瓦电灯泡散发出来的昏黄的灯光下,我连夜读完了这本书。

我是在我们镇上的那所乡村中学上的初中。由于初中课程的增多,我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功课上,所以那时候读的最多的是《作文通讯》、《语文报》和《中学生数理化》之类的报刊杂志。而且那时候虚荣心飙升,老害怕其他同学的考试成绩超过自己,所以这段时间读的书几乎都是和语数外有关的一些书籍,其他的书籍读的很少。

八十年代的农村学校,也没有几本可供我们阅读的书籍,更没有阅览室。初一下学期,我的一个同学接受了一个新的“使命”,这一新“使命”,让我们无法读书看报的情况出现了转机。

我们放学回家要路过镇上的邮电所,当时学校管报刊收发的老师便让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同学顺便把学校报刊杂志捎到学校来,免得他专门去取,但这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读书看报的机会。为了有更多的阅读的时间,我们放学回家时便从邮电所把报刊杂志取了出来,挑选自己喜欢的报纸或者杂志,一边读一边往回走。好在那时候的农村也没多少汽车或摩托,别走到水渠里就行了,也没出啥安全问题。因为这些报刊杂志赶下午到校的时候就必须要交到收发老师那里,所以我们得赶时间读,往往都是一边吃饭一边阅读。记得当时候有一本杂志叫《中学生数理化》,由于内容多,即使把吃饭的时间占了也读不完,只能悄悄地把杂志藏了起来,晚自习回来熬夜看完,再放到第二天的报纸中,交给收发老师。那时候我们都胆小,但是为了读书,我们总是壮着胆子,骗了老师一次又一次……

中考之后等待成绩的那段时间,是最轻松的时候。那时候好像傻的不知道焦灼,也不考虑如果落榜了该怎么办这些事,就觉得反正考完了,好坏一个样了,我可以尽情地读小说了。读了哪些小说大都不记得了,只有一部小说,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高山下的花环》,是由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于1982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反映中越战争的中篇小说。至今还记得当时读这本书的情景,那是在七月流火的暑期,陕北高原上最热的季节,我抱着这本书,坐在我家厕所的脑畔上,因为整个院子只有在这里有一棵槐树可以送我一方浓绿的清凉。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其中有两处情节至今难忘:一是雷军长给自己牺牲了的儿子“小北京”敬礼,另一个情节是连长梁三喜牺牲后留下的那张“欠账单”。“小北京”被自己当军长的父亲送上了前线,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军长的儿子,对外只说自己叫“小北京”。当雷军长给自己已经牺牲了的儿子敬礼时,作为一个父亲,他的心该有多疼啊!而壮烈牺牲的连长梁三喜,给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留下的,只有一张被鲜血浸染的620元的“欠账单”。英雄的母亲梁大娘,最后用抚恤金和借来的钱,替儿子还清了债务。看到这些故事情节,在敬佩、悲伤、心酸之余,我总是被感动的潸然泪下,不能自己。《高山下的花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军人,什么叫奉献,更是激起了我对战争的仇恨,对和平的向往。

上师范的时候,对书的喜爱依然如故,不过那时候偏爱文学作品,散文和小说读的多一点。那时候我们读的也是“免费师范生”,吃饭、住宿、课本都是免费的,也不收班费,当然更没有资料费了。同学们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知道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尽管上学不给学校交什么费用,但生活中我们依然会节约着花父母给的每一分钱,一个学期基本上二、三百元就能对付下来了。对书店里摆放的那些大部头的文学作品,虽然爱不释手,但是也只能是摸一摸,翻一翻,看看定价,再放回书架上。好在那时学校里有阅览室和图书馆,每当课余时间,我便往阅览室跑,同时也是图书馆的常客。记得第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猛然间看到那么多的书,一架架、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地排列在图书馆里,我真的是惊呆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书,以至于眼花缭乱,不知道借哪本才合适。

有一次学校图书馆要处理一些破损的旧书,非常的便宜,厚厚的一本书才几毛钱。记得当时我挑选了几本,是王安忆、冯骥才、郁达夫和矛盾的一些作品集。书确实很破了,没头没尾。我小心翼翼地把书带回了宿舍,又花了两毛钱买了一瓶胶水,向班主任要了几张白纸,给这些破损的书粘上了封皮,又一笔一划地写上了书的名字。虽然这些书由于各种原因而丢失了部分书页,但大部分作品章节齐全,并不影响我的阅读。王安忆的《小鲍庄》、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都是在那时候读的。直到现在,这些书还藏在我老家的抽屉里,每当翻起来,还是觉得倍有价值,舍不得丢弃。

工作后,每当外出培训,总是在学习之余,一定要去当地的书店看看,特别是一些售卖旧书的书店,我更是喜欢去。一起培训的同事朋友总是问我为什么喜欢逛旧书店,当时候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因为旧书店里卖的那些旧书,曾经是我上学时候非常喜欢的书,那时候因为经济的原因,不能拥有,现在逛旧书店,也许是想弥补往日的遗憾吧!

近几年,在儿子的帮助下,我也学会了网络购书。

去年,在读完厚夫所著的《路遥传》之后,我又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网上淘了回来。以前曾有过一套,是上师范时,我过生日,两个最好的朋友送我的,那可是正版的,花了朋友不少钱,这在当时候已经算是很奢侈了。可惜后来不知道给谁借走了,也不曾还我,想想真的好可惜,书的扉页还有朋友的赠言,那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套书啊!那时候路遥身体尚好,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响彻全国。快三十年了,先生已去,但经典永存。

自从学会从网上购书之后,我陆陆续续地买了一些莫言的小说,比如《蛙》、《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等。莫言的小说是另一种风格,他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构思独特,天马行空。网上有人这样评价他:“莫言可能是当下中国文坛最博大、勤奋的作家。博大源自其尝试的写法多而宽,充满试验性的创新精神,其笔法汪洋恣肆、气势蓬勃、自由率性。勤奋源自其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之积,也源自其不懈的开拓精神,就中国当下而言,无人能出其右。”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那些故事,对我这个陕北人来说,虽然觉得有点遥远和陌生,但却是苦难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让人感同身受。那种带有玄幻色彩的构思,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其实,我还是更喜欢路遥的作品,喜欢路遥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写实手法,喜欢路遥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对我来说非常熟悉而又充满浓浓乡情切切乡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之人,自有书卷之气。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的这种境界也许我们很难达到,那是需要一定量的读书储备的。但是只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一定是有益的,这点不容置疑。

对我而言,那些躺在书柜里面的一本本厚厚薄薄的书,就像多年的老友,书卷熏染,馨香怡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读书能让你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在滚滚红尘中,自享清风朗月。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