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初:大瑶记忆

作者: 刘正初 来源: 守望浏阳河 时间: 2018-04-13 08:57 阅读:

 

  大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对大瑶的历史,我却有一些模糊。只知道明代这里是一个烧制水缸等陶器的地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窑,所以得名“大窑”,清代时雅化为“大瑶”。传说这里是中国花炮始祖李畋的故里。也许老祖宗的庇佑,花炮成了这里的主产业,自古就有“十家九爆”的说法。清代同治年间浏阳的几大爆庄,都在大瑶设点收购。从南川河挖掘运河深入集镇的芦茅港码头,曾经泊满了通江达海的货船。

  花炮的性格也就是大瑶人的性格,有一些火暴,少几分斯文。但是,历史上大瑶却出了几个有名的文化人,其中有中国第一代电影明星王人美。王人美的父亲王正枢,号立庵,出生于大瑶的坑背冲,任教于湖南一师,毛泽东是他的得意门生。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就说到了作为数学老师的他,偏袒数学成绩不好的毛泽东。有一年毛泽东在王家住了一个暑假,当时王人美大约八九岁。所以,解放后毛泽东在接见文艺界人士时对王人美说:“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可惜王立庵先生英年早逝。留下一大堆孩子,可不乏英才。如长子王人旋,一九二四年在德国由朱德介绍入党,解放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三子王人艺,系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培养了聂耳等一大批音乐家;侄儿王人达,一九二四年入党, 一九五七年逝世,北京八宝山有他的墓葬,据说墓碑上的碑文书法十分的好,所以经常有人偷着拓走卖钱。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王人美了。由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获得了一九三五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它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誉为“冲破了初春的霜雪”,“具有伟大未来性的萌芽”。王人美演唱的“渔光曲”主题歌十多万张唱片,也被抢购一空,成为左翼电影歌曲中最流行的歌曲之一。有人说王人美的性格和表演风格是泼辣粗犷,这应该是遗传了故乡花炮的习性吧。

  虽然王人美兄妹蜚声中外,但是很多大瑶人却不知道这些名字与大瑶有关。而著名湘剧大师欧阳寿廷却在大瑶家喻户晓。欧阳寿廷一九一零年出生于大瑶农家,早年在湘赣两省流浪三十多年,以艺谋生。解放后长期供职于省湘剧院。曾晋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他对湘剧“吹打弹唱文武六场”样样精通,对许多剧目的唱词旁白、手眼身法烂熟于心,对湘剧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彭俐侬、左大玢、廖建华等著名演员都曾是他的学生。他退休之后回到大瑶定居,最后在大瑶逝世。晚年的他在大瑶收了不知多少徒弟。他的外孙女是我小学同学,我曾多次到他家里玩。那时他已经双目失明,经常侧卧床头教徒弟们唱戏。那带着乡情乡味的湘剧唱腔,至今还时常回到我的脑海。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大瑶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面时宽时窄,两岸长满了垂柳。河水清清,可以看到河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河堤是一条小路,也如小河一样弯曲。在小路上行走,就会遇见放牛的老倌,牛儿在堤坝的缓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还有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奶奶,她那一群鸭子,吵吵囔囔地一路奔来,行人们不得不停下脚步让它们先走。门前大屋旁有几株大樟树,夕阳西下的时候,一大群一大群的鸟儿飞回树上它们温馨的鸟巢。顺着河岸的小路,可以走到大瑶小镇。当时的小镇只有一条老街,窄窄的街道,矮矮的铺面,买卖着油盐酱醋一类的东西。一切都是那么古朴和宁静。唯一热闹的时候,是农历三月十五财神庙会,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云集大瑶;唯一现代化的东西,是一条小火车路从我家门前走过,常常有蒸汽机车头拉着一长串的车厢冒着白烟喘着粗气走过。

  童年时这份宁静就开始被打破了。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一位颇具雄心壮志的党委书记,带领大瑶人民改造旧山河,首先把那条小河拉直了,把河岸上的小路拉直了。河面变窄了,成了渠道;路面变宽了,成了公路。汽车开进了山村,拉走了村里人种的木材、做的花炮和养的肥猪,拉进来水泥和钢筋。一个叫做“社队企业”的新鲜事物较早地来到了这里。几乎每个大队都有花炮厂。寒暑假我们小孩子就在家里帮花炮厂“栽引”、“雕底”,赚取学费钱。市场经济的风较早地吹到了这个湘赣边境的小镇。

  真正的发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大瑶新街奠基。那天上午,奠基仪式正在举行,一只麂子奔跑着来到现场,结果当场被人们猎杀。鲜红的麂血滴在了刚挖开的土地上。大瑶集镇周围并无山林。它从何而来?怎样穿越那密集的居民区从山野跑到集镇中央?为什么正好在新街奠基的那天出现?它的到来有什么兆头?这一切都成了谜。宋代《清异录》记载:“道家流书,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忘。”难道它自我献祭于新街奠基?为此我建议大瑶政府在街头立一尊麂子的雕塑。

  正是那条新街,大瑶在全省敲响了土地拍卖第一锣。大瑶以地生财,以财建镇,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大瑶经验”。镇区面积由不到一平方公里扩至现在的六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七八千人,增至现在的两万多人。大瑶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安定繁荣的景象,初步具备了一个小城市的雏形。

  再一次回到大瑶。朋友们不顾我在大瑶有家,竟然在宾馆里为我开了一间房子。温馨的灯光,柔软的席梦思,洁净的卫生间,让我感觉这里好像不是大瑶。因为窗外大瑶的老屋,大瑶的老街,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崭新的楼房,整齐的街道。镇区中心的百姓广场,飞扬着孩子们的笑声,还有老人们的腰鼓声。宾馆前的李畋路,成为了夜宵一条街。好多年轻人在那里喝着啤酒。今天的日报头版头条是大瑶造纸工业基地奠基的报道。昔日的边境山乡正在崛起一座新城。而我,却有一些淡淡的失落。

  失落什么呢?家门前的老树早已砍倒,再也见不到那一群群唧唧喳喳的鸟儿。屋后的青山成为了工厂,过去可以游泳的小河,现在流淌的全是污水。放牛的老倌、放鸭的老奶奶也早已经作古,他们的坟头长满了青草……

  生活总是有得有失。正如过去的小火车路被历史淘汰了,而一条直通省城的高速公路正在施工。我儿时挖泥鳅的伙伴,今日却成了大瑶的企业家,做着国际贸易。特别令人惊叹的是,也许王人美、欧阳寿廷的余音未绝,大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竟然涌现了一批民间文化人,让浏阳的首富之区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一帘花气香心海,万里笙歌慰国魂。”这是大瑶七十多岁的民间艺术家梁世兆先生写的春联。他潜心于楹联书画艺术,作品多次获奖。在他的带动下,大瑶形成了一支诗词楹联创作队伍,发起成立了浏阳市楹联学会。

  二零零八年九月第六届全国农运会龙狮比赛在福建石狮举行,面对各省的强劲对手,大瑶狮队几名小伙子沉着应对,一个个动作配合柔顺、活泼,手中的狮子神采奕奕、步法轻盈。精彩的表演折服了现场的观众与裁判,大瑶狮队获得冠军,石狮体育馆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还有剪纸艺术家、火烙画家、石雕艺人、民间歌手……他们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铁匠师傅,有的就是农民。平常为着生计忙忙碌碌,而稍有空闲,则在各自的艺术天地里驰骋。谁能够说他们不是艺术家呢?

  我一直认为,房子和街道不能代表一个城镇的发展,惟有文化才是一个地方的灵魂。追求文化,就是追求美好!有了追求,我们还伤感什么呢?大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相信!

1-121212000S4929.jpg

作者简介:刘正初,湖南浏阳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浏阳市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出版有散文集《守望浏阳河》等。浏阳市第七至十届政协委员,第十届政协常委。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