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平:东坡前记
大宋嘉祐元年三月,即公元1056年,苏洵携刚娶眉州16岁女子王弗为妻一年的21岁大儿子苏轼,18岁的小儿子苏辙从家乡四川眉山出发,赴汴京准备参加京都礼部秋试。
虽然路途遥远,行走也很艰辛,但一路上看到无数名胜古迹,倒也兴致勃勃。那天途经夷陵,父子三人同游了三游洞。
父亲啊,前朝先贤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位当年同游此地,并且饮酒赋诗题壁,三游洞由此得名,史称“前三游”;今日我们父子三人幸游此洞,何不也赋诗唱和,留下佳话?观过白居易书于洞壁的《三游洞序》出来,苏辙笑着对父亲说道。
48岁的苏洵抬头看着英姿勃勃的小儿子苏辙,再瞧瞧神情沉稳的长子苏轼,然后眯眼伸出左手捋了捋两颌长髯说:好啊,那么你先来一首吧。苏辙听罢,抬起头,浏览了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畔的“天下第四泉”一番,然后冥思稍微一想,转眼便挥毫来了一首《蛤蟆碚》诗:
蟆背似覆盂,蟆头如偃月。谓是月中蟆,闭口吐月液。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清洁,独与凡水隔。岂惟煮茗好,酿酒更无敌。苏洵轻轻吟了一遍便说好,好,辙儿诗文大有长进,这次进京秋试必有新的建树。苏轼听了也频频点头。就此,史上便留下这脍炙人口的苏氏父子“后三游”的故事。
接下来他们走成都,经阆中,入汉中,然后取褒斜道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下来三人直线向东便往河南。一直行走到五月,总算赶到了京城汴梁,住宿于兴国寺浴馆。
此时的大宋朝,正是宋仁宗赵桢在位四十二年间的鼎盛时期。赵桢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他知人善用,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此时辽国已开始觑觎中原,但是羽毛未丰还不构成威胁。国内冗官冗兵现象也时有出现,但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京都汴梁非常繁华,人口已过百万,城里商贾毗邻檐联,车水马龙;载满南北物资的大木船到此卸完货后,继续穿梭在繁忙的大运河上。京城的大街小巷里,酒肆茶坊随眼可见,一到晚上,红楼艳巷内外灯火辉煌,游人摩肩接踵;京都文人骚客们的夜生活过得确实丰富多彩。然而这一切,对千里迢迢赶来秋试的学子们来说,根本无暇顾及。
兴国寺浴馆的位置在汴梁西郊,这些日子,里面住满了从各地赶来参加秋试的学子。经过仔细观察,一位满口吴侬软语的年轻人引起苏轼的特别注意,因为他发现这位江南男子平常言语不多,但只要一开口总能语惊四座。
那天上午,福州学子林希与济州人王汾,正在讨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对他写这篇散文时的心情提出不同看法。林希认为,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的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描述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尤其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描写:……醉翁亭也。作亭者谁?……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就是贯穿一个“乐”字。
可是王汾认为,虽然作者写出游赏宴饮的乐趣,但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为此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虽然彼此不失君子之风,不过还是争得面红耳赤,惊动了正在寺院西厢房里复习,已知这位叫胡宗愈的常州晋陵人,他从厢房走出来仔细听完这两人想法后,便抑扬顿挫地说:
我认为你们两人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欧阳修先生写这篇《醉翁亭记》,是想说明他虽然被贬到滁州做了知州,内心抑郁,但他还是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政绩,就此反映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但他为何自号“醉翁”?难道他的内心还真有更深层次含意?值得我们思考。林希与王汾一听,两对眼睛瞪如铜铃般看了他许久,随后全翘起大拇指说:胡兄高见,真乃高见!这情况给刚好路过的苏轼看见,心里不禁格楞了一下:
据自己所知,翰林学士欧阳修,字永叔,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人,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欧阳修创作了大量诗文,影响十分深远,乃本朝名士。
宋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宋景祐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大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大宋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此次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大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而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出来的。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全文看上去贯穿一个“乐”字,却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想想,正当40盛年的欧阳修,却自号“醉翁”且经常出游,“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这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经胡宗愈的寥寥几句便侔色揣称,恰到好处,问题给他分析得既透彻又含蓄,看来这位江南学子绝非等闲之辈,从此,苏轼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有意识结交。
看看离礼部秋试的日子不多了,苏洵就此专门拜访了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还毫不掩饰自己非常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情意,甚至认为苏洵的文采,完全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的文章,苏洵文名由此大盛。
(2)
大宋嘉佑三年,公元1059年,苏洵被宋仁宗召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但是他才学已是満朝皆知,所以嘉佑五年苏洵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那是后话。
此时的苏轼,除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专心攻读诗文外,还主动与胡宗愈、林希、王汾等学子们一起交流,切磋各种疑问。他弄清这位胡宗愈年长自己7岁,学识非常渊博,沉稳气质如老大哥般;他俩常在一起欢聚共饮并赠诗相和,各抒其志,很快成为知己。
转眼到了八月,苏轼兄弟与父亲一起,在景德寺参加礼部初试。待到发榜时,礼部初试第一名是浙江鄞县人袁毂,四川眉州人苏轼第二名,同是眉州人的苏辙也榜上有名。
对于儿子们初试成功,苏洵欣悦之余,更为自己的遭遇悲哀,无奈吁叹: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轼劝慰父亲说:父亲你才气横溢,大器晚成,下次再考必定成功!苏辙也鼓励父亲:父亲你27岁发愤为学,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虽然此次失利,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听了两个儿子的鼓励,苏洵颌首心会,从此更加奋发。
在次年的正月末,49岁的他与两个儿子一起,参加了礼部的进士科举考试。就是此次,苏轼撰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被排为第二。
阅卷者就是欧阳修,他非常欣赏此文,可是“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原来他怀疑这篇文章是他的门生曾巩所写,所以改变本来想排第一的主意而列第二。在复试考《春秋》对义时,苏轼成绩名列第一,阅卷者还是主司欧阳修。
大宋嘉祐二年三月八日,宋仁宗赵祯亲自在崇政殿面试进士,出的考试题目为《民监赋》、《鸾刀诗》和《重申巽命论》。十四日,皇帝亲赐章衡等388人进士及第,其中就包括苏轼、苏辙兄弟。苏洵二子同榜应试及第,顿时轰动京师。
可惜胡宗愈这次却落了榜,未能登科。离开汴京那天,苏轼流着眼泪去送他,胡宗愈却安慰他说:不要紧,有志者不在意一次失利,我一定会再努力。贤弟好自为之,咱们一定后会有期。没想到这话一说便是18年,一直到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两人才有机会在润州再次见面。
京都汴梁城西有一座琼林苑,为皇家园林,建于大宋乾德二年(964年)。自从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礼部进士科考试后,皇帝就在殿廷亲自主持这最高一级的考试,亲自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者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结束后,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林苑,所以称谓琼林宴。北宋的大部分时期,朝廷都要在此宴请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的新科进士们,并且配专业的乐师弹奏雅乐,祝贺助兴。直到宋政和二年(1112年),宋徽宗才下令移往他地。
大宋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十四日晚上,皇家的琼林苑里摆了数十桌酒宴,场面欢欣热烈,真正成了新科进士们的美酒频敬、相识畅叙的海洋。说来也巧,苏轼的邻座,恰是来自常州宜兴县的蒋之奇、单锡。酒酣耳热之余,蒋之奇便对苏轼介绍起家乡的地理之美、物产之丰:
常州古称延陵,这地方北枕奔腾向东的巨龙长江,东南临浩渺无际的太湖,一马平川的水绕绿野,绵延不断的宜溧岳麓,那更是山秀茶香,奇洞竹海;还有晋陵绢、阳羡茶、惠山泉等等,真乃名扬海内啊。苏轼一听喜出望外:我早就听说,当年孔子亲题十字碑的先贤季札,是吴太伯亦作泰伯姬姓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了季札,季札因而得号“延陵季子”。
史说为解陈国之难,季札竟然抱着92岁高龄病躯,不远千里亲使楚国劝说其退兵,使百姓免遭兵殁之灾;还有徐墓挂剑恪守信义的举动,潜心研究周公礼乐的成就等让后人仰慕。此后,季札的后代们世居于此,延陵成为著名的郡望,没想到就是你们的家乡啊。 单锡一听,立刻对他详细描绘自家所在地单家巷附近的罨画溪之丽景,让苏轼听了不禁心驰神往,所以当蒋之奇邀他去常州做客旅游时,他便欣然允诺。
(3)
确实,在大宋嘉祐二年三月十四日晚上,皇宫琼林苑发生的这幕让苏轼难以忘怀。他在给蒋之奇的诗中深情表达: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他是引用《论语》中记载: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详细讲述一位隐居者热情招待孔子学生子路的事情。以至后来的文人均以鸡黍饷客,表示对朋友知已的真挚款待。苏轼在这里引用鸡黍约,显然是指自己非常向往访游一下常州的心情。
已经酒酣耳热的蒋之奇,又从“苏常熟,天下足”这句俗谚谈起,尽情夸耀常州的人文儒风、学子们的出类拔萃,让有点微醺的苏轼听了摇了摇头,表示不信。蒋之奇笑了,他立刻站起来向临近几个桌子唱了个诺,随即就有一群人涌过来纷纷向苏轼敬酒。蒋之奇逐一向苏轼介绍:这几位是常州武进人胡宪臣、胡信臣、孙云、苏舜举、严勋;那几位是常州晋陵人丁騭、张思、胡象德、姚仲容、张臣;另外几位是常州无锡人……我与单锡乃常州阳羡,即宜兴人也。这些人的突然到来让苏轼一下子看呆了。他知道,秋试、殿考,乃大宋朝选拔国家人才的最高层次的考核,全国平均每个县都摊不上一名新科进士,可是就在今日的这皇家琼林苑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城常州,居然一下子涌现出如此多的人杰,让他不得不折服,对江南这片文化厚土,心中顿时生出一种神秘的向往感。
后来弄清,自唐宋以后,常州的教育事业已逐步发展,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李栖筠任常州刺史时便捕获盗贼,兴办学堂,倡行教化。
李栖筠(179-776年),唐代赵州(治今赵县)人,字贞一,幼孤,庄重寡言,喜读书,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中进士,任冠氏县(今山东冠县)主簿。因受宰相元载忌妒,出为常州 刺史。逢天旱,民死亡、逃荒者基多,李栖筠指挥百姓开渠引水,捕获盗贼,兴办 学堂,倡行教化,以政绩进银青光禄大示,封赞皇县子,赐一子为官。宋嘉年间的常州知州陈襄{1017~1080},还亲自巡视东南,督促办学。
王安石,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任常州知州时非常重视教育,他兴建学校,比较有名的书院有龙城、延陵、道南、龟山、东坡、青山、溪南、城南等。 另外还有府学、县学、义学等各种"植人"之所。
宋大观三年(一一○九年)合试天下贡士,一科三百名进士中,常州一地竟取五十三名,占六分之一还强,成为一时佳话,受到宋徽宗的嘉奖和赏赐,特赐褒诏曰:"进贤"。当时郡守徐申还专门"立进贤坊,旁植荣赐亭,以侈其盛。"所以南宋大诗人陆游也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直至清朝,累代的教育事业都很发达,有"文教被于吴,吴尤盛于延陵"的说法。
人杰地灵,风华物茂,常州啊常州,看来不亲去耳濡目睹,便是我苏轼今生的最大遗憾啰! 心中陡然升起前去探访的冲动,所以虽属半醉之状,还是与蒋之奇当场定下卜居阳羡(宜兴旧名)之约。
不过世间的事,有时也确实难料到的,当苏轼与苏辙一起参加了琼林宴后不到一个月,即嘉祐二年的四月八日,家人突然报来他俩的母亲,年仅48岁的程夫人突然在老家病逝的噩耗。悲痛欲绝的苏氏父子三人,匆匆启程回四川眉山老家奔丧。归途中的苏轼整天浑浑噩噩,母亲的音容笑貌,打小对他俩谆谆教导的往事,尤其是在自己才10岁时,由于支持父亲苏洵游学四方抱负,母亲毅然担起教育自己与弟弟的重任,经常亲自对自己讲解四书五经、儒家的精典思想,讲解古今人士成败典故的情景在脑海不时盘旋。
譬如有次读到东汉史的《范滂传》,站在边上的苏轼听到母亲叹息,就对母亲说:我将来也会成像范滂这样的人,母亲您相信吗?
范滂,东汉未年的士大夫,他一生慨言直行,有表彰污浊险恶而能振拔自立、激世励俗的非凡志节,文风跌荡清峻,悲壮激越。
所以母亲一听他说就回答:你能成为像范滂这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像范滂那样人的母亲吗?苏轼立刻说:娘,我一定要当个能英名留世的志士。母亲一听又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的儿子呢。
回到家里见到母亲的遗容,作为长子的苏轼更自恃不住了,当场哭得昏绝于地,屡哀屡厥,情绪极其悲伤。
按照儒家道义,自己母亲去世是人生中的大事,即便官至宰相高位,也要辞官回来守丧二十七个月后方能再仕。过度悲伤的苏轼一直服丧在家两年多,期间虽然无心吟诗作文,但是平常除了读书,没忘练习书法或用心绘画。
转眼便到大宋嘉祐四年(1059年)。
此年九月,服丧期满,已经24岁的苏轼与21的苏辙兄弟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双双跪拜在母亲坟前辞行再次返京。十月初,父子三人携全家人登舟启程,行舟沿岷江经嘉州而下,然后入长江一路东行。
这年的苏轼刚添了儿子苏迈,初做父亲的他,心情格外欣喜,在船上与父亲、弟弟饮酒赏景,挥毫吟诗。
十二月八日,舟船抵湖北江陵驿。想起这一路上赋诗的兴致,苏轼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将这些诗句汇集成册呢?父亲苏洵与弟弟苏辙一听,非常赞同他的这个想法,所以后来苏轼特将父子三人在船上所作的诗文约100篇,收集成《南行前集》。
他们在荆州逗留了近一个月,于大宋嘉祐五年(1060年)正月初五走陆路向北,经襄阳、唐州、许州(今许昌)、尉氏,于二月十五日赶到汴梁,全家在城郊西冈租了座小宅院,草草安顿。
其实他们还在唐州时,25岁的苏轼已经被朝庭任命为福昌县主簿,因家事牵累未能去赴任。没想到来到京城不久,皇帝就下诏招求直言之士,但须经过考试后方能录用。
在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下, 大宋嘉祐六年(1061年)正月,苏轼与苏辙兄弟俩移居到怀远驿,开始专心攻读迎考。嘉祐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试所举贤良方正直之士,并且要求当场坦诚回答皇帝的极谏策问。因为苏轼所对的制策,令皇帝看了满意,所以被列为最高等的三等,苏辙为四等。随后苏轼被授以主管国家司法的大理院评事。
按照朝纲规定,新上任的朝庭司法界命官,必须要到地方上磨练三年,所以苏轼先被任为签署凤翔府节度判官。
在去凤翔府就任前夕,苏轼在宜秋门旁购得南园一座,就将父亲及家人搬迁于此居住。在一切安排停当的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苏轼便携妻儿一起赴陕西凤翔去任职了。26岁的苏轼,就是从凤翔这片黄土地上,迈开了他出仕的第一步。
(4)
凤翔,古称雍州,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在凤翔任上,苏轼除了签署一局,兼掌五曹文书外,还负责着编木筏竹,东下河渭,供应皇家用木以及集运粮米、刍秣,就是牛马草料供给西部边防两大要务。此二要务均由服衙前役的百姓来义务完成,政府虽有优轻酬奖之名,其实不及所费百分之一。在运送途中,官物如有丢失,服役的百姓还要负责赔偿,许多人因此破产,而无力赔偿者则被投入牢狱,走投无路之下便有人选择远走他乡,甚至沦为盗贼。
上任伊始,苏轼就注意到了木筏水运带给百姓的沉重负担,他亲自去营中调查,了解到木伐之害本不至此:若在黄河渭河未涨水时,放筏操运,以时进止,就可无重费;造成现在这些危害的原因,则在于官府令不以时错误安排,在黄河渭河涨水期下令运木。
于是苏轼便对衙规进行了修订,使衙前可自择水工,按时令编木筏竹,从此衙前之害减半,改革衙前役可以说是苏轼步入仕途后,为民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使他在当地留下千古美名的一大政绩。
在凤翔,苏轼不仅留下了卓著的政绩,还疏浚了造福后代的东湖。当地人都说:苏轼为凤翔办过许多好事,但大多都是老祖宗受益,唯有这东湖的一池秀水,滋养了凤翔近千年的文脉,为地方涵养出众多饱学宿儒之士,也成就了众多传唱千古的精彩文章。扩建东湖,可以说是苏轼为凤翔做过的意义最为深远的一件好事。
另外,关注民生,忧民所忧,喜民所喜,也是苏轼最让凤翔人感动的地方。原址在凤翔府,后被迁至东湖的喜雨亭,乃苏轼所修。
“喜雨”二字的由来,是大宋嘉佑七年春,凤翔久旱不雨,苏轼与陈太守一起前往太白山求雨,祭祷灵验,天降甘霖,解除大旱。正好,苏轼的亭子也刚建成,于是便欣然以“喜雨”命名,并写下著名的《喜雨亭记》。和喜雨亭一样,凌虚台原址也在凤翔府内,为太守陈希亮所建。
可以说,这位陈希亮字公弼的风翔府太守,是苏轼人生中第一位政治导师。军人出身的陈太守,习惯了严格的纪律,故要求下属也很严。凤翔的文武官吏对他都低头服从,可年轻好胜的苏轼就不愿屈从,故尔常常针锋相对。
苏轼最气陈太守的地方有三处:一是陈太守年龄大,常把他视为不太懂事的毛头小伙;二是陈太守不接见他;三是陈太守常删改他起草的公文。可苏轼也只有生气的份,因为毕竟是下级,所以对之也是没办法的。但是不久,他认为能出气的机会终于来了。
原来这位陈太守在官邸中修了一座高台,闲时就到上面观赏风景,也不知为什么,陈太守就叫苏轼写一篇要刻石留记的文章。
苏轼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他想,这样既可显露自己的才华,又可在文中影射嘲弄下陈太守。所以在这篇《凌虚台记》中,苏轼大写今后高台垮塌后的情景,又暗讽陈老头子从来不了解城外山丘的景色等。
没想到陈太守读过《凌虚台记》后,居然不易一字,命人将其刻石镶嵌于台南。一直到后来两人分手后,苏轼才明白了陈希亮的苦心,随即写了一篇《凌虚台诗》,以此表达自己的懊悔之意和对陈希亮豁达气度的褒扬之意,从而化解了两人之间的恩怨。
而在六十四岁的陈太守不幸去世时,这位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的苏轼,由于彻底了解了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其中有一段: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颜色,已而悔之。语言非常诚恳,溢滿对陈公弼景仰之情。后人便将《凌虚台诗》加刻于凌虚台之北,一记一诗,南北呼应,为这二人的故事做了个最好的注解。
陈希亮公弼从进士及第开始,一生为官三十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中任职。无论是在地方上,还是在京城为官,陈希亮总是嫉恶如仇,从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
了解到他的人品政绩,尤其回味出陈太守的为人之正直,苏轼从内心对他产生极高的敬意。对古人谄媚死者的墓志铭,苏轼一直很反感,故不轻易给别人写墓志铭的,哪怕是皇亲王爷求他也不行。
他一生只写过七篇墓志铭,而每篇都有充分与特殊的理由。但是他却为陈太守专门写了墓志铭,而且除了司马光的墓志铭,这是最长的一篇,可见苏轼是不记仇的人,后来他与陈太守的儿子陈造成了终生好友。
苏轼在凤翔为官近三年,改革衙前之役,查决囚犯,赈济灾害,修筑东湖,为发展凤翔酒业呼吁奔走,这些都是苏轼为凤翔人民做的实事好事。可以说,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让胸怀“致君尧舜”理想的书生,完成了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的蜕变。仕途的历练,让苏轼的政治主张开始走向成熟。苏轼在政论名篇《思治论》中,对时政进行了分析,认为当时的政弊在于治理国家没有计划,政策更迭,有始无终,然后从多方阐述了其治国要先定计划而后从事的主张。
在凤翔,苏轼还写了许多借古讽今,反对暴政的诗歌,如《石鼓歌》、《李氏园》、《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中》等。当政权利益与百姓疾苦发生矛盾时,苏轼就敢写诗为文,为民直言力争,这种刚直敢为的秉性一被激发,便不可收拾,影响其一生。
凤翔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仕途为苏轼的文学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凤翔八观》、《石鼓歌》、《太白山早行》、《王维吴道子画》等130余篇诗文和《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等名篇佳作,都成于凤翔之任上。
(5)
大宋治平元年(1064年)十二月,28岁的苏轼接到朝廷的调令回到汴京,还住在南园,与弟弟苏辙一起伺候年迈的父亲。
大宋治平二年(1065年),29岁的苏轼经考试进入直史馆。直史馆是研究历史的机构,有观赏到皇家图书馆中收藏的大量珍品、手稿和名画的机会。所以这期间,苏轼写了大量的史论文章。
正当事业有成时,家中却祸事连连。先是这年五月二十八日,妻子王弗突发疾病去世,年方27岁。接着次年四月二十五日,58岁的父亲苏洵又猝然去世。他和弟弟及全家扶着两人的灵柩而返。
舟行淮河,经运河,在扬州附近入长江,向西回四川。一路走得很慢,一直走到治平四年(1067年)的四月方抵眉山。八月,他们将父母亲合葬于安镇山老翁泉侧,王弗也葬在婆婆的坟茔旁。
按规定,辞官在家服丧27个月。熙宁元年(1068年)十月,三十二岁的苏轼开始他的第二次婚姻生活,妻子王闰之时年二十一岁,她是王弗的堂妹。当年十二月,服丧期满的苏轼兄弟携全家回朝,此后他们再没有回故乡。此次他们仍走第一次赴京的路线,翻秦岭到关中平原,然后一直向东,于次年二月到京师。
此时的大宋王朝,已进入宋神宗赵顼执政的大宋熙宁年间,朝廷的人事与法令正发生巨变,苏轼兄弟俩的匆匆赶回,正好卷入了这场政治大变革的旋涡。
宋神宗赵顼一上台,就对疲弱的宋朝政治深感不满,他素来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
王安石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虽然强调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庋也进行了改革。
大宋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王安石出任副相(参知政事),变法正式拉开了帷幕。为了变法改革需要,朝廷设制置三司,并颁布了第一项改革法令“均输法”,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大张旗鼓地变法。
为了强行推行新法,王安石数次鼓励宋神宗“独断”。苏轼对此执有异议,但地位太低,无资格公开反对,只是在当年担任国子监举人考试官时,出了这样一道策题: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灭。事同功异,何也?暗喻王安石的“独断”后果与下场。王安石闻之十分愤怒,但是想排斥苏轼吧,一时又没直接的把柄,于是利用职权,将苏轼摄去开封府任推官,意以多事困之,让他去干整天忙于事务的杂差。这年苏轼次子苏迨在京师汴梁诞生。
大宋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苏轼与在条例司任职的苏辙分别上书,对“均输法”提出异议。十二月,苏轼因开封府减价买浙灯事论新法不便,使王安石见而恶之。尤其是在大宋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苏轼亲书七千言书呈宋神宗赵顼,“希望皇上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意思要朝廷注意拢络人心,尊重民间传统风俗,尽量恢复良好的朝廷纪纲。
这些举动,让改革中炙手可热的王安石心中显然不快,但一时又抓不到他们大把柄,所以一个阴谋终于在改革派的愤懑中悄悄酝酿。
王安石的姻亲谢景温向皇上奏劾章,说苏轼在居丧回家时,利用官船大做生意获利,还冒朝廷之命差夫调兵为其所用。宋神宗见到劾奏立刻下旨:“分六路逮捕曾经为苏轼服务过的船工和士兵,查清后严办,钦此。”
可是莫须有的弹劾,终将以查无实据而不了了之。通过这件事,苏轼由对政局完全失望,所以一再请求外任。
开始时,宋神宗御批他可任知州一级官员,但中书省却不同意,只同意批任副州级的颍州通判。也许是宋神宗对这起冤案略表歉意,他亲自改批让苏轼去任杭州通判。
【6】
大宋朝在建国初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所以宋太祖赵匡胤亲自创设了“通判”一职。
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
通判的差选,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僻。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总之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级官吏。
大宋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35岁的苏轼携全家离开京师,先到陈州(今河南淮阳)苏辙家。然后走颍州(今安徽阜阳),沿淮河,于十月十六日抵山阳(今淮安),十月下旬到扬州。苏轼在扬州的数日里,受到扬州知州钱公辅的热情款待。
钱公辅,字君倚、纯者,常州武进人。他是五代吴越王钱镠的后人,生于大宋天圣元年(1023年),27岁时参加了皇祐元年(1049年)的进士考试,殿试时高中第三名(探花)。中进士后,官职时而地方时而中央。先后任越州(今绍兴)通判、集贤校理、开封推官、户部判官、明州(今宁波)知州。后回京任同修起居注,很快升知制诰,掌管皇家文书的起草。
治平元年(1064年),宋英宗赵曙即位后不久,决定破格提拔刚升翰林学士的王畴任枢密副使。钱公辅认为其资历太浅,拒绝起草任命文书,结果被降任滁州团练使,后被调知广德军。四年后,宋神宗登基,他很快被调回京城恢复知制诰职, 宋神宗让他负责谏院的工作。
他与王安石原本关系很好的,但其忠耿直言,几次在用人问题上与之相左,导致两人感情渐渐疏远,后被调江宁知府。不久,宋神宗欲将他召回京,王安石讲此人总是喜欢帮助小人,还老喜欢提不同意见,这种人不宜放在皇帝身边工作,随之改任其为扬州知州。
钱公辅此人文才出色,可惜大多数作品失传,但是他的名篇《义田记》却流传不衰,并被收入《古文观止》一书。
在欢迎苏轼的洗尘宴上,钱公辅特意邀请了三位正在扬州,或者正在附近地区,也曾在京为官,与苏轼有相近命运的官员。
他们分别是刘攽(字贡父),时任泰州通判;孙洙(字巨源),本地人,时在家探亲,将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任知州;刘挚(字莘老),原任监察御史里行,刚被调任监衡州盐仓,时正经过扬州赴衡州(今湖南衡阳)。他们在扬州一起欢聚了三天,期间苏轼提议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大家听了全拍手称好,四人同作了《三同舍》诗。同名命题诗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自叙,另三部分,别后各寄三人。刘攽可谓是四人中的老前辈, 大宋庆历六年(1046年)就中进士,在朝中任过中书舍人。中书舍人简称舍人。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不过刘攽是一位史学家,协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担任副主编。刘攽与王安石关系素来相厚,后因语言的无意冲撞而遭其恨。
王安石曾告诉宋神宗说:“与司马光朝夕所处,并且与之切磋者乃刘攽、苏轼之徒。”当年刘攽被贬调往泰州时,苏轼曾作了首《送刘攽倅海陵(泰州州治所在县)》诗。此时老友再次相逢,彼此仍然记得“去年送刘郎,醉语已惊众。如今各漂泊,笔砚谁能弄……”
可是客友间不能多言政事,“广陵(扬州旧名)三日饮,相对恍如梦;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所以苏轼如此吟道。
孙洙年长苏轼五岁,19岁便中进士。在京师时任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可对当前政坛郁郁不能有所言,只得请求调任外地。孙洙虽非被王安石逐出京师,但以求去而作为自全,不失为君子风度。所以苏轼特地敬他一杯: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吾侪久相聚,……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刘挚则是明确反对新法而遭到朝廷贬逐的,他年长苏轼6岁,却晚两年中进士。其实王安石对刘挚十分器重的,曾数次想提拔重用他,可他却数次向宋神宗陈述新法弊病,所以弄得王安石非常难堪。
苏轼与他初次相识,还是在自己送父亲灵柩回川路过荆州时,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此时则是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或许是相同的命运让大家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在离开扬州前夕,苏轼去与钱公辅告别时,钱特意拜托苏轼:小儿钱世雄也在杭州做事,望你们能够成为好友。苏轼自然一口应承,虽当时出于礼节,却不晓无意中已为自己生命的最后归宿地,隐埋下一粒沉甸甸的愿种。
(7)
大宋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三日,苏轼第一次路经润州(今江苏镇江),游了金山寺,次日放船到焦山后又登北固山游甘露寺。
初次踏上江南土地的他,立刻觉得爱恋难舍, 所以诗中流露出归隐之意: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簪组指冠簪和冠带,借指官宦】
面对滚滚长江,苏轼郑重表白了自己的心愿,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不能归隐山林是身不由己,所以对波涛发誓,将来一有机会有田不归如江水。
离开润州,他沿了运河向下,在上旬末、中旬时经过常州、苏州,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常州的土地。
十一月二十八日,全家人行舟抵达杭州。
大宋熙宁五年(1072年),苏轼36岁,他的三儿子苏过在杭州诞生。在此期间,最著名的善政就是治理西湖。
其实一到杭州就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一边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一边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
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
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运河的便利丧失了,靠江中的潮水供水,船在市中行驶,潮水又多淤泥,三年淘挖一次,成为百姓的大灾难,六口井也几乎荒废了。
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
吴地人种菱,到春天常加拔除,不留寸草。苏轼还募人在湖中种菱,使茭白根不再生长。收取的钱准备用来修湖时使用,取来救荒剩余的钱一万缗、粮一万石,和请求得到的剃度僧人文牒一百份来招募工役。
针对西湖被葑草淤泥雍塞的危险,苏轼认为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他不仅写下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并亲自发动20万民众,历时半年疏浚了西湖,筑的堤上种了木芙蓉、杨柳,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即苏堤。
次年八月,苏轼按惯例,要到杭州所属的各县察访,可是人还没到临安县,县令苏舜举已亲自在县界的太平寺迎接他了。
苏舜举是常州晋陵人,以大理寺丞知临安,两人又同是嘉祐二年中的进士,相互自然比较熟悉。所以他一见苏轼便玩笑道:我数日前去杭州,不料却被训狐(民间称猫头鹰)押送出来,让苏轼感到奇怪,就笑着询问原因。原来这苏舜举拟了个较简易懂的《人户供通家业役钞规》,送给在杭州城里上级官员审阅参考,结果大多数人不理睬,这也就算了,不料两浙转运副使王庭老看了他的此章后,竟然勃然大怒,立刻命差役将苏舜举押送出杭州城。苏轼拿过他草拟的钞规一看,感觉果然非常简便问训狐是咋回事。苏舜举便对他讲了个寓言故事:
我来这里时听人说,燕子以日出为一天的开始,日落为一天的结束。蝙蝠则以日落为一天之始,日出为一天之终。为此燕子与蝙蝠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只好决定到百鸟之王凤凰那去论个公断。不料途中遇到一只鸟对燕子说:你啊,就不要去寻诉论理了,因为凤凰贪睡,它现在什么事情也记不清,全由训狐代掌其权。苏舜举的意思,就是讽刺这位掌权的王庭老辈昏馈颠倒,判断事物必然是非相反。苏轼听了他的解释沉吟不语。
当晚在苏舜举寓所设的洗尘宴上,彼此联想到当年同赴琼林宴,苏轼兴致勃勃: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不觉多喝了几杯。
时间一晃过去十五年了,与君登科如隔晨,敞袍霜叶空残绿, 在与苏舜举碰杯时,苏轼油然感生时光匆匆的无奈: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彼此均发渐生之慨,苏轼吟道: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黄鸡: 毛呈茶色的鸡。白居易《醉歌》: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这句意思是不要为黄鸡催晓而愁怅,世人同老,不只是我个人。“黄鸡催晓” 这词源自唐代白居易的诗,意为光阴在黄鸡每一天的报晓声中悄然流逝。
隔了一两天,钱塘县令周邠和杭州名士李行中也来到临安,与苏轼相约同游径山。径山位于杭州城西北50公里处,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创建于唐代的径山寺内僧众达1700余人,禅房360间。它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
在凭吊吴越国钱王所留遗迹时,苏轼连续作了《将军树下》、《锦溪》、《石镜》等诗,然后攀玲珑山,观赏九折岩,登三休亭。
当夜三人同宿九仙山无量院;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次日又游东安岩,凭吊东晋大将谢安遗迹;当日过竹林桥到海会寺访有明长老。这时苏舜举也赶来汇合,于是再游径山,登凌霄峰,上含晖亭观海。游至洞霄宫时,周邠吟诗赠苏轼。或许有感而发,他接其韵和答一首兼赠苏舜举,其中有: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奈何效燕蝠 ,屡欲争晨瞑。意思是为苏舜举的不白之冤打抱不平,暗刺王庭老等像训狐一样不辨是非。
但是苏轼万没想到,在多年后发生的文字狱中,他的这首诗也成为反对新法的重要罪证之一。
(8)
早在大宋熙宁五年(1072年)11月,奉命到地方上察访民情的沈括,一回去便上奏宋神宗说,两浙路所属的常州和润州(今镇江)等地岁旱民饥,情况非常严重。所以大宋熙宁六年10月(1073年)宋神宗下旨,赐两浙和淮南东路粜平米各五万石以赈饥民。没想到具体赈饥事务就落实在苏轼的身上。两浙路转运司发文令他率人到润州、常州、苏州、秀州等地组织运粮以赈济灾民。
当年11月底,38岁的苏轼便离开杭州北上,同行的有周邠。诗友柳瑾因往监灵仙观,不久前特来看苏轼,所以顺搭船舟返归。
柳瑾的儿子柳仲远娶了苏轼的堂妹,其家正安在润州。此时天上常飘雪,船泊临平时,他与柳瑾一起踏雪去访同朝诗人陈烈。这位陈烈原籍长乐,后来迁居福州,生卒年不详。
船过秀州(今浙江嘉兴)永乐镇(在今嘉兴西北)时,苏轼当夜就去报本禅院探望文及长老,他俩的友谊源于去年腊月。
当时苏轼因水利公事出差去湖州,回杭州时路经秀州,无意中到了报本禅院。在拜访长老时彼此一聊才弄清,这位文及长老竟是自己的四川同乡。在乡情浓浓中,苏轼不觉吟出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的绝句。
而这次,文及长老已重病在床,苏轼便劝慰他道:往事过年如昨日,此生未死得重论。
第二天监秀州税钱安道特地登船送茶。钱安道是常州无锡人,也是去年苏轼经秀州时相识的。当时苏轼曾赠诗并寄往他在无锡惠山隐居的弟弟钱道人。钱邀他到府上作客,见歌者都是身穿道服,歌声抑扬顿挫,悠古幽扬,让苏轼沉浸在道教那种特有的文化欣赏中。舟船路过苏州,知州王诲专门设宴为他洗尘。
席中王诲出示了宋仁宗赵祯赐给其父王举正的墨宝“飞白”,并邀苏轼做记,盛情难却下,苏轼当即挥笔写下《仁宗皇帝御飞白记》:
问世之治乱,必观其人。 问人之贤不肖,必以世考之。《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合抱之木,不生于步仞之丘;千金之子,不出于二家之市。臣尝逮事仁宗皇帝,其愚不足以测知圣德之所至,独私窃览观四十余年之间,左右前后之人,其大者固已光明俊伟,深厚雄杰,不可窥较。而其小者,犹能敦朴恺悌,靖恭持重,号称长者。
当是之时,天人和同,上下欢心。才智不用而道德有余,功业难名而福禄无穷。升遐以来,十有二年,若臣若子,罔有内外,下至深山穷谷老妇稚子,外薄四海裔夷君长,见当时之人,闻当时之事,未有不流涕稽首者也。此岂独上之泽欤?凡在廷者,与有力焉。
太子少傅安简王公,讳举正,臣不及见其人矣,而识其为人。其流风遗俗可得而称者,以世考之也。熙宁六年冬,以事至姑苏,其子诲出庆历中所赐公端敏字二飞白笔一以示臣,且谓臣记之,将刻石而传诸世。臣官在太常,职在太史,于法得书。且以为抱乌号之弓,不若藏此笔,宝曲阜之履,不若传此书;考追蠡以论音声,不若推点画以究观其所用之意;存昌蜀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贬以想见其所与之人。或藏于名山,或流于四方,凡见此者,皆当耸然而作,如望旄头之尘,而听属车之音,相与勉为忠厚而耻为浮薄,或由此也夫。
数百字条文一气呵成,文采飞扬,让王海赞叹不已;当今之文魁,传世之佳作。其实他清楚苏轼之用心:飞白这种字体,是宋代皇帝的御用字体,其中以风流小皇帝赵佶的飞白字写得醉好看,至于仁宗的飞白字写得如何,现在就没人知道只有苏轼清楚,而且能从一篇无足轻重的书法作品上看出很大的名堂来。
在《仁宗皇帝御飞白记》中,苏轼说问世之治乱,必观其人,然后就引用孟子的经典作品。比喻拟人的啰嗦了一大圈,说,我曾经在仁宗皇帝手下工作过,以我的水平不足以测知圣德之所至,请看仁宗皇帝再40余年间,他左右前后之人,其大者固已光明俊伟,深厚雄杰,不可窥较。而其小者,犹能敦朴恺悌,靖恭持重,号称长者。当是之时,天人和同,上下欢心。才智不用而道德有余,功业难名而福禄无穷。只这几句把仁宗留下来的老臣们拍了一遍,没有谁看了不开心的。
尽管仁宗又老又穷,被西夏北辽欺负的翻不过身来,但在苏轼看来,简直是天堂,因为那时没有王安石的变法。
苏轼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仁宗皇帝的书法,“且以为抱乌号之弓,不若藏此笔,宝曲阜之履,不若传此书;”接着用了一串排比,用以证明这幅书法作品是在是好,应该吧这幅字藏于名山,或流于四方,帆看到这幅作品的人,必然会变得品行高尚,“相与勉为忠厚而耻为浮薄”。 绝妙之处虽然常人难以领会,用心当然是瞒不过那些官场老手的,这是后话。
大宋熙宁六年(1073年)12月下旬,苏轼进入了常州境内的无锡县。“无锡”这一地名有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历代无锡地方志都相沿记载。
无锡县城西面的惠山上多有清泉,历史上曾经有过“九龙十三泉”这说。位于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原名漪澜泉,唐代大历十四年(779年),由无锡县令警澄派人开凿。该泉共有两池,上池圆,水色澄碧,饮料都在这里汲取;下池方,虽一脉相通但水质不及上池清澈。唐代“茶圣”陆羽曾品评过天下宜茶之水不下二十种,他认为庐山康王谷的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
另一位评泉大家刘伯刍却认为:“宜于煮茶的泉水共有七眼,惠山泉是第二”。此后“天下第二泉”便为历代文人名流公认。
【9】
苏轼一登岸,便径自来到惠山脚下,拜访长年隐居于此的道士钱颖(号惠山山人),并带来其在秀州哥哥的问候,受到钱颖的盛情款待。
晋代西域僧人慧照,当年来到此山便开山建寺,后人就将古华山又谓“慧山”,因为古时候“慧”和“惠”字相通,所以“惠山”由此得名。钱道人用惠山的泉水,烹苏轼特地带来的名茶“小龙团”来招待。
因为茶圣陆羽曾多渲染和崇尚其奇特古朴,所以唐宋时的茶商将茶叶碾成细末,再以其膏脂做成茶饼。
“小龙团”茶产自福建,以模压成龙形故名,上印龙凤图案,形似“圆月”,为宋代御用贡茶。在彼此细茗上品中,苏轼道出一件他在京城任官时的趣事。
文人雅士闲来聚在一起,最大乐事便是赛诗斗茶。那时苏轼年轻气盛,有一次和书法家蔡襄斗茶。茶本饮中极品,好次之差,大家心知肚明,关键要靠什么水烹泡。茶圣陆羽曾将惠山泉评为“天下第二”,所以京城的佳茗大多用惠山泉水来烹煮。
但是细心的苏轼在反复品尝后发现其中的不足,这便是从惠山运到汴京的泉水,是用陶瓷瓶装运,不免沾染瓶瓷气,所以就很难称纯。得知蔡襄仍然用惠山泉烹茶后他暗自高兴。
为防瓶瓷气,他采用了浙江天台山的竹沥水,在利用当地断竹勾取入瓮后再长途装运到京。但是在正式斗茶时,大家先喝了其竹沥水烹的茶再饮蔡襄的惠山泉水茶,没想到全判蔡襄获胜,让苏轼深感意外。
虽然心中不服,但亲自细品了蔡襄烹的茶后,自己顿觉惊讶咋一点瓷瓶味都没了呢不得不认输。事后才知道,蔡襄用的泉水先经过细砂过滤,过滤后的惠山泉就像新汲出来的泉水,所以被誉称为“拆洗惠山泉”。
此时钱道人拿出了自己的诗请苏轼雅正。当读到直须认取主人翁这句时,苏轼天生由来的幽然感顿生,首断故应无断者,冰销那复有冰知;主人苦苦令侬认,认主人人竟是谁?这听起来几乎是戏言的诗句,却充满了哲理,内蕴相当辩证关系:有主还须更有宾,不如无境自无尘令钱道人感慨不已。苏轼精神昂扬,径直就向惠山顶峰攀登而去。
惠山位于无锡县的城西,绵延有10多公里范围,最高峰三茅峰海拔328米,次高峰二茅峰海拔312米。往南数公里便是号称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湖中有大小岛屿四十八个,峰七十二座,又名“震泽”、“五湖”、“笠湖”、“具区”等。苏轼自小就特别喜爱登山,所以攀上二茅峰,欣览浩渺无边太湖时心中波澜起伏,回观若临绝顶,不禁在心中诵吟: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陆羽在《慧山寺记》中有载:山有九龙,若龙之偃卧然。看着惠山九龙脊上的盘山路与太湖的万顷碧波,一动一静对照,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不已。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这“空”字在此最玄。
孙登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士,今河南辉县人。他独自一个人在郡北山挖掘土窑居住,夏天编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长发覆身,平生好读易经,安闲无事时便弹弦琴自娱,尤善长啸。此人性情温良,从来不发脾气,后来他独居于宜阳山。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受魏文帝曹丕之命前来拜访向他请教,他始终默不作声。
嵇康跟他游学三年,问他有何目标抱负,但他对任何所问总是笑而不答。嵇康临别时再三求教于他:先生难道真无临别赠言与我吗?他才说出火生而有光,如不会用其光,光就形同虚物,重要的是在于能用光,光就能发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会用其才,才能反会召祸,重要的是在于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于得到薪柴,可保持长久的光耀;用才在于识才,才能获得道德真才,方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虽有多才可是见识寡浅,深入恐难保全当今之世,希你慎重。可是嵇康出山后未听他的话,结果被司马昭所杀。在他的临终诗中大有后悔意思:昔惭柳下,今愧孙登。
为何道教尊称他为孙真人先师?苏轼在归程途中突然领悟,这孙登是对世事的无奈才有意回避,这就是道家推崇他的真谛所在。
下山后,他欣然作了首《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尤其第三和第四句对仗精妙,细思慢品,确实意味深长,可谓是一首明对、隐对和意对一气呵成的罕见诗联,所以一直为历代茶客所推崇。隐对:“小团月” 乃岁贡皇帝饮有,当时公认为“皇家第一茶”;无形对:“天下第二泉”精妙绝伦;意对:“小团月”实为茶,“第二泉”则是水,茶对水,丝丝相扣。
也许是频频爬山过于劳顿,再加偶受风寒侵蚀的缘故,回到船上的苏轼竟然卧病不起。一直到除夕的下午,他的舟船方抵常州城东的通吴门外,苏轼下令就在此停泊。
(10)
据历史记载,常州的筑墙建门始于五代十国的吴国时期(公元十世纪初)。通吴门是一座水门,横卧于古运河上,位于天宁禅寺附近。
对于苏轼的决定,船家与随员均感到大惑不解,因为此处距驿站所在的城中弋桥仅有两三里路程,作为奉行皇命的上级官员,马上就可以享受到高级礼遇。可是手下人欲行登岸准备去向常州官府通报时,被苏轼看见,立刻喊住:“回来,没有我的指令,谁也不准擅自行动!”众人只能悻悻而回。
“过年了,难道还要……”随员中也有大惑不解者,但一听苏轼仔细解释,大家全用景仰的眼光看着他。实话实说,此时苏轼的内心,确实不愿在这种时候去打扰地方官员。
倘若去住驿站,必然首先要去通报,必定会惊动地方官员为此忙忙碌碌,想起他这一路走来,每到一处都得到当地官员的迎送,接风洗尘。
此刻正是寒冬腊月,天气非常寒冷,倘若到毗陵驿休息,固然温暖舒适,但他们这批不速之客的突然到来,必使驿站人员不能回家团聚。想到这里,苏轼的脑海浮现出迎陪官员苦涩而无奈的笑脸。
“今天大家都不上岸,让此地官民过个团圆的夜,安心的年吧!”抬头看着民居毗邻的常州城廓,苏轼满怀深情地对随员们说。所以大宋熙宁六年(1073年)的除夕夜,三十八岁的苏轼是在常州城东通吴门外的官舟上渡过的。
夜幕渐渐垂落,荒郊野外不时传来嘤嘤哭声。苏轼知道,这是常州地区的民风习俗,除夕之日均要烧纸哭祭祖先的,“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想想家人都在杭州,唯有自己孤身漂流在外。他站在船头上凝视着昏糊的城郊,心里的思亲之情更浓,不觉吟起:“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尽管身体还不太舒服,苏轼还是强撑着身体出来洗发,准备迎新,大家也围拢在他的身边,一边饮酒一边辞岁守夜。“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在几支红烛光的照耀下,他推开纸,舒口气,冥思心头渐涌的诗意,然后落笔缓缓书下《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两首。
想想自从来江南后,这已是第三次守岁了,“南来三见岁云徂(意为过去或消逝),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舱外不时绽放的迎新烟火,无形与其病体形成鲜明的对照,“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辗转思维的苏轼,已经为新年的光临振奋,“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次日清晨,就是宋熙宁七年(1074年)正月初一,船舟缓缓向西滑行。凝望着渐渐远去的常州城,“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苏轼随口吟道。
(11)
宋熙宁七年(1074年)的正月初一,这只载有苏轼一行的舟船,沿着江南运河航道缓缓驶离常州往西,慢慢进入润州所属的丹阳县境内。
今年春来早,身体稍愈的苏轼撩开船窗纱巾,舱外两岸的河堤上,一排排杨柳树梢上已挂有无数鼓突苞蕾,堤岸后面那一畦畦的农田里,一片片冬小麦也正在茁茁发绿,初春的气息正在悄悄袭来,“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或许是新年的降临让苏轼精神稍振。
按照新春的礼节,恰巧明天又是立春,苏轼心想,自己应给杭州的同僚表达某种祝贺和思念之情。“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 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于是提笔疾书。
他先寄诗于同为杭州通判的鲁有开,自己的心也如插上翅膀似飞翔杭州,最后两句的几分失落亦算是自我解嘲:“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而想落笔给去年五月才上任的杭州知州陈襄时,心里不禁有点犯难,这陈襄过去也是京城里的高官,曾任知制诰,因论青苗法不便而外放陈州,后以刑部郎中调至杭州。或许相似的政治命运,“故人不见,旧曲重闻。”苏轼便以一阙《行香子》表达思情。“携手江村,梅雪飘裙”,重忆起一个月前两人在杭州分别的情景,“情何限,处处消魂”,远眺杭州城,“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别来相忆,知是何人”,随着船只的前行,一幕幕新景扑面,“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舟船抵达润州,苏轼便全力投入紧张的调粮储存等具体的赈饥工作中。这是苏轼二次来到润州,第一次是在大宋熙宁四年(1071年)调任杭州通判。
七月出都,十一月三日至润州,夜宿金山寺。他游了金山寺、焦山和北固山甘露寺,作了《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之焦山》、《甘露寺》;时在陈州的苏辙作《和子瞻金山》、《和子瞻焦山》、《次韵子瞻游甘露寺》等诗。
这次是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正月初一。一是路过丹阳时,苏轼作了《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即鲁有开)》。
鲁有开字元翰,谯縣(今安徽亳县)人,大宋皇祐五年进士,时任杭州通判。抵达润州后,二是苏轼还利用公余拜访了同年刁寿。
刁寿,字景汜,润州人,和苏轼同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熙宁六年(1073年)冬罢于潜县令家居,作《刁同年草堂》。刁寿和刁约一居南一居北。
刁约,字景纯,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少卓越刻苦学问,能文章,始应举京师,与欧阳修、富彦国声誉不相高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知越州、扬州、宣州,官至太常寺后挂冠归回润州。刁约一边与苏轼一起赏瑞香花,一边共同回忆当年在琼林宴时的盛况,苏轼作次韵诗。
三是与柳子玉同游鹤林寺、招隐寺、金山,刁约、柳子玉作诗唱和;听说柳子玉将赴舒州(今安徽安庆市)灵仙观,苏轼作诗送之。
柳子玉,名瑾,润州丹徒人,庆历二年进士,熙宁初官尚书郎,善草书,能诗,其子仲远与苏轼堂妹婚。
鹤林寺在今润州南郊磨笄山北麓,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招隐寺原名兽窟山,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戴颙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故名招隐寺。苏轼有《游鹤林招隐二首》、《同子玉、刁约游鹤林、招隐呈景纯》、《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景纯复以两篇,仍次其韵》、《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金山寺与柳子玉饮》、《送柳子玉赴灵仙》。
四是为俞康直的家居题咏。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曾任杭州观察推官、睦州通判,五十七岁监洞宵宫(在杭州余杭)后致仕回丹徒,所居有退圃、逸堂、豚轩、远楼。苏轼作《监洞宵宫俞康直郎中四咏》诗。
五是再游焦山、金山,在焦山作《书焦山纶长老壁》;在金山,诗别圆通、宝觉二长老。一转眼,在润州忙碌了三个多月,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苏轼告别润州,转入常州境内开展赈饥。
(12)
宜兴县位于常州南部,东濒太湖。公元前221年,秦朝置阳羡县;589年,隋朝改为义兴县;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管辖。苏轼想起十七年前在琼林宴上与宜兴同年进士蒋之奇的“鸡黍之约”,可惜此时的蒋之奇正在外地为官。看着宜兴那片秀丽山水,苏轼感到非常遗憾:“咱俩琼林宴上之约,彼此不知何时方能实践啊!”不过颇为宽慰的是,另一位同年进士单锡的家,就在宜兴湖口镇的单家巷,而且两家刚成为亲眷。
大宋熙宁五年(1072年)正月,单锡得知苏轼刚就任杭州通判,便雇舟匆匆去杭州拜访。这年四月初四,苏轼夫人生下第三子苏过,单锡闻知后,立刻根据吴地有给产妇送补养品,赠新生儿手镯、锁片等谓之“送汤” 的习俗,又专门赶往杭州“送汤”。
他的一次次热心让苏轼非常感动,交谈中得知他还是单身,便动了苏单两家结亲之念。经过亲自撮合,他将堂姐的女儿介绍给了单锡,并于熙宁六年(1073年)春正式成亲。当时他手头颇为拮据,还特向驸马爷王诜借钱二百贯,作为嫁外甥女的礼金。
苏轼的到来让单锡全家找到了亲人相聚的感觉,尤其与外甥女用乡音的交流,使大家仿佛又回到眉山老家。
喜出望外的单锡,用最大的热情陪伴他走遍宜兴的各处胜景。他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城西南约20公里的芙蓉山,山间茂林翠竹,古木参天,山脚下掩映着芙蓉寺时隐时现。
芙蓉寺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寺以山名。熙宁二年(1069年)更名为“寿圣寺”。 苏轼所填的《踏莎行》词,可谓浓缩了宜兴的风景史话,“山秀芙蓉,溪明罨画。”他所吟咏的“罨画”,指自湖㳇经丁蜀镇北折,经张渚而注入东氿的荆溪河,两岸遍植桃李,触目皆见紫藤缠树,因而被文人取名“罨画溪”。
尤其春来落花随波,遂形成宜兴十景之一的“画溪花浪”。宜兴的溶洞早誉满天下,比较著名的有善卷洞、张公洞等。
苏轼一行穿行于其间,那种探险般神秘如梦幻一般,“真游洞穴沧波下”。他久久徘徊于城中的蛟桥,凝神赏玩着宜兴十景之一的“蛟桥夜月”,细细品味着晋代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临风慨想斩蛟灵。”
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他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变,遇害于沙场。
周处年少时被宜兴人列为与恶虎、凶蛟齐名的“三害”。后来幡然醒悟,射死南山之虎,斩东氿中之蛟龙,三害尽除。而今斩蛟处,仍然“长桥千载犹横跨”。
看着眼前如画一般美景,可能出于对官场的厌倦,苏轼心中产生了“解珮投簪”的念头。珮是文官所佩饰物,解珮自然就是比喻弃官的意思;投簪,就是丢下固冠用的簪子,亦有离开现任地位之意。心想还不如就在这儿“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过过百姓平淡生活。
他所指的黄鸡白酒,是老百姓春、秋两季用来祭祀社神的道具。
中国民间的社日祭神传统始于周代以前,班固所著的《白虎通义》对此有所记载。社日有春、秋二祭之分,春社祈祷人寿年丰,秋社则报祀社神。但是在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社日所降之雨又叫社公雨,因社公社母不食旧水,故社日必雨,简称社雨。诗云:“数点霏微社公雨,两丛闲淡女郎花。”或曰:“社雨晴时燕子飞,园林何须觅芳菲”。 历代吟咏“社日”的诗赋甚多,唐代张籍《吴楚歌辞》中也有“今朝社日停针线”的诗句。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观社》中对社日有生动的描写: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豹面虎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农一响癫!”诗中老百姓在社日祈福迎年求丰收,吹箫打鼓,戴着豹面虎头的脸具,唱歌跳舞的狂欢场面跃然纸上。苏轼不由联想到东汉时期的陈登。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他为人爽朗,性格沉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令。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建安初奉使赴许昌,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被授广陵太守。以灭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可是他曾慢待过当时的名士许汜,许汜却对刘备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而陈登为何慢待许汜,其实就是为避谈国家大事。这举动无疑引起了苏轼的共鸣:“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临别前夕,单锡捧出一封珍藏的信札赠送苏轼。当他展开一霎那,眼眶顿然湿润,原来这是已逝去十三年的伯父苏涣的真迹。
蒋堂,字希鲁,是蒋之奇的伯父。宋祥符五年(1012年)进士,曾任胥州、许州、吉州、楚州通判,官至监察御史、杭州知州。
苏涣始举进士时,蒋堂恰任胥州通判。他见到苏涣所作的赋,立刻叹其精妙绝伦。为感谢蒋堂对其的赏识,“此则亲书启事谢希鲁者也”。书谢宜兴人,此时又为宜兴人所珍藏转赠,让苏轼怎不再次感动。
在常州地区的一个多月赈灾中,苏轼的足迹几乎踏遍属辖的武进、晋陵、无锡、宜兴、江阴五县,留下不少珍稀的文宝墨迹。
他曾到江阴山观的小香山探梅,题匾“梅花堂”; 在一次穿行于无锡乡间小道时,看见农夫脚踏龙骨水车奋力抗旱,便信口赋吟: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首联用比喻的手法写水车的形象,“翻翻联联”,“荦荦确确”,以叠字一摹动,一写静,言水车动如鸦之衔尾,静如蜕骨之蛇。颔联“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描述车水入田后,稻秧青翠碧绿惹人爱。颈联写灾情,“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用“鼍鸣窟中”的传说,形象揭示出天旱之严重。尾联控诉“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天旱盼雨,老翁悲泣又何用,靠天不能,唯有自救,于是呼唤子女推水车抗旱。“阿香”本是神话中的女神,此用来指车水的农夫;“雷车”是天神布云下雨的工具,这里指水车。
据说有一次,苏轼骑了一匹高头黑马自江阴县的苏墅村往南急奔,当坐骑冲到前方河流上的桥堍时,骤然发现竟然是一个断桥,他一下惊呆了,不料这匹黑马腾空一声嘶叫,一个飞跃竟然飞越河流,“马嘶桥”就此得名。
宜兴丁山镇附近有座山孤零零地矗立在平原上,当地人谓“孤山”。苏轼游后一见如故,不禁感叹“此山似蜀”,从此宜兴人便将此山改称“蜀山”。宜兴最有名的特产就是紫砂壶,苏轼尤其钟爱,还亲手制作了一把“三足提梁”的大紫砂壶,书刻“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八个字。
每当饮茶时,他总要捧着这把紫砂提梁壶玩赏一番。过了一阵,这壶身色泽闪光,让他更觉神奇,所以一直视为珍宝,并吟诗赞颂:“青烟白菜炒米饭,氐壶天水菊花茶”。后人就把这种提梁式样的壶谓“东坡壶”。几百年后,有人在宜兴丁蜀镇的蠡野羊角山宋代龙窑窑址,发掘出“平盖龙头双条把壶”、“高颈六方壶”和苏轼设计的“提梁壶”亦称“东坡壶”,还有供春制作的“树瘿壶” 亦称供春壶等实物,证实苏东坡确实设计过“提梁壶”。
家居宜兴城南门外的名士慕容辉,一生嗜酒好吟,但不思仕途。苏轼闻名寻访,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观其宅门口有两株楠木树并植状如偃盖,“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玩常不足”,苏轼便戏称其为“双楠居士”,其宅自然被命名为“双楠轩”,并题诗:“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花开光照屋”。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苏轼实在太喜欢这秀山丽水,丰饶物产的常州,所以萌发了未来定居常州的想法。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杀鸡为黍谓古代真挚的饷客之礼。“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常州地区纯朴的民风习俗,俭约的生活方式,不正是我这个穷书生一直向往的吗?
但能否如愿还是未知数,所以他在寄上司陈襄的诗中,虽然有欣悦的想法,还是带有几分无奈:“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五月中下旬,苏轼在常州的赈灾已进入尾声,心情也轻松了许多。这天在街信步漫游,不觉来到城东的太平寺。
该寺始建于南朝萧齐建元年间,原名建元寺,因寺中矗立一座塔,所以俗呼“塔下寺”。到唐代乾元年间成为大寺。宋太平兴国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简称太平寺。
苏轼发现寺门非常气派而且簇新,一问路人方知,这山门是在五年前就是大宋熙宁二年,皇帝亲赐紫慈云大师可遵所建,并立尊胜经石幢一对。
或许是午餐后尚有几分醉意的缘故,此时的苏轼游弋于寺內牡丹花丛,心情被其雍容华贵的风度感染,居然弄不清究竟是在杭州还是在常州,“武林(指杭州)千叶(指千叶牡丹)照观空(杭州吉祥寺阁名),别后湖山几信风;自笑眼花红绿眩,还将白首对鞓红。”心中感叹起花事守信,岁月无情的无奈。
(13)
时辰进入麦收季节,赈饥救灾的工作便圈上句号,自己也要告别常州,所以苏轼的心情很矛盾,既有归心似箭的紧迫感,又有不舍的留恋情绪,心中总觉得欠着什么。
突然想起杭州同僚钱世雄,此时不正在常州家中服父丧吗?于是礼节性地去登门拜访。钱世雄一看见这位世叔,眼泪便如断线的珍珠籁落落流下;苏轼抬头凝视着其父钱公辅的遗像,恍惚中仿佛又回到当年的扬州。记得两年多前他作为东道主热情款待自己,频频敬酒时笑貌仍然清晰。谁也没料到,仅是相隔一年的熙宁五年(1072年)十一月他便猝然离世,年仅五十岁。令人宽慰的是斯人虽然已经离去,但是他的传世之作《义田记》可谓千年不朽。
钱世雄虽然比苏轼稍微年轻些,却一直视苏轼为师长,一直执礼甚恭,在杭州时就常虚心求教。当他试着请求苏轼为家父写一篇哀词,作为永久的纪念,苏轼不假思索便一口应承下来。
在拈笔蘸墨的静思中,他的脑际里闪现出浩瀚长江、太湖白帆,从惠泉山下的阳羡溪头,一直到太平寺里的鲜艳牡丹。
“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沉醉于延陵季子让国浓醇的氛围,心中有无数至爱亲友和文学知音,哪怕卖剑买牛,我也要将真情归老于此:
“岂其土之不足食兮,将其人之难偶。非有食无人之为病兮,吾何适而不可?独裴回(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一气呵成的哀词,已成自己内心的写照。
当钱世雄捧读这篇《钱君倚哀词》,一方面十分感谢苏轼对自己父亲政治上所遭不公正的共鸣:“岂存者之举无其人兮,辽辽如晨星之相望。吾比年而三哭兮,堂堂皆国之英。苟处世之恃友兮,几如是而吾不亡。临大江而长叹兮,吾不济其有命。”另一方面又惊喜苏轼作出的抉择,唯望真能比邻而居,共老于家乡的此愿能够实现,从此自己能够获得老师的终身教诲。苏轼作的该文,真乃是抱钱公辅仕途之屈,悲其命运坎坷之慨。后人评价这篇哀词大有屈原《天问》之韵。
告别的日子还是到了,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五月二十九日,载了苏轼的舟船缓缓离开毗陵驿,然后沿运河东行。
舱内的苏轼习惯性地摊开宣纸,准备信马由缰,没想到跃入脑际的,竟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为宋朝的俘虏,凄惨离别金陵时的那首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同样的别离,心态却各异,境界更是相左。所以苏轼一针见血地点评:你把国家都让给了他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不日舟船到了苏州, 苏轼下了船便直奔虎丘山,一见“入门无平田,石路穿细岭。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于是按约与刘述相会于虎丘寺。刘述,字孝叔,湖州人,举进士,为御史台主簿,以刑部郎中兼判刑部为朝廷重臣。因与宰相王安石争谋杀刑名,后贬任江州知州。
“难道名利都不过是浮云吗?”苏轼感慨。“胡为百岁后,仙鬼互驰骋;窈然留新诗,读者为悲哽。”或因政治上的同病相怜而互相宽慰, “坐见渔樵还,新月溪上影。悟彼良自咍,归田行可请。”
然后去拜访太守王诲,因求雨王诲用素斋相待。苏轼曾言:“过苏州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便为二件憾事。” 这“二丘”, 一是指虎丘,二是指闾丘。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
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历史悠久,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
闾丘其胜,与贤良闾丘孝终(字公显)其人有关。
闾丘孝终是苏州人,曾任黄州知州,后以朝议大夫归老还乡。苏轼次日登门求访,在作客饮酒时,天终降甘霖,苏轼喜悦难以自禁,立刻诗谢两首:“……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肯对绮罗辞白酒,试将文字恼红裙。今宵记取醒时节,点滴空阶独自闻……”
路过吴江垂虹桥东的三高祠时,苏轼特地前往瞻仰。三高祠是当地人为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位乡贤而建。祠内的三幅贤人像是著名画家李公麟所绘,苏轼兴致勃勃地为画像逐一题诗。
“……却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范蠡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相传他功成后即以一舟载上西施,同泛于太湖之中。
“浮世功劳食与眠,……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张翰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字季鹰。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司马冏执政时期,征召为他为大司马东曹掾。次年张翰有一天看到秋风乍起,骤然思念起家乡的莼羹、鲈鱼脍,便释然地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离开洛阳弃官还乡,这就是成语“鲈脍莼羹”的典故。“莼”,一种圆叶的水生植物。“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 陆龟蒙,字鲁望,晚唐文学家,曾屡考进士不中。后居松江甫里,有田数百亩,经营茶园于顾渚山下,岁取租茶。常携书籍、茶灶、笔床、钓具泛舟往来于太湖,自称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高士召他,他也不赴。
舟船停泊于秀州永乐镇时,苏轼一下船就直奔报本禅院,不料文及长老已经去世。他默默地伫立在他的墓塔前以诗相祭。首句“初惊鹤瘦不可识”,写上次见面时文及的病容使他吃惊;次句“旋觉云归无处寻”,指此时到来文及已故。这两句点明如急风骤雨,纯粹出于意外。
“鹤瘦”、“云归”指病和死,非常切合和尚的身份。“不可识”、“无处寻”,有空虚无常之感,正显出悼念僧人不同于世俗的特点。“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是有名的巧对。“三过门间”、“一弹指顷”、“老病死”、“去来今”,扣紧佛家术语和两人交往的事实。佛家以生老病死为四苦,由苏轼而言是感慨世事无常;对文及来说如同解脱。
佛家以“去来今”为三世,这里暗伏结语,有“来世因缘”之意。这两句是流水对,语气直下。第五六句“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作一顿挫,“存亡惯见”,重在“惯”字,见亡应流泪,却接以“浑无泪”三字,语特沉重。由文及的圆寂推向已逝的师友,“存亡”二字着眼于“亡”。见亡而泪如泉涌,固然表示悲感之深,而泪泉已竭,无可再流则更为沉重。
由于习以为常而麻木无泪,其实心头的沉重更甚于泪如雨。他与文及长老的交往因同乡而起,见同乡死于他乡,更加深对乡井的怀念,有种归耕无日的茫然。这“尚有心”三字又和结语引用《甘泽谣》的故事相联系。结尾两句“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用典准确贴切。
唐人袁郊《甘泽谣》载:圆泽与李源相友善,曾与李源相约;卒后十二年,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其去世后十二年,李源如约来到寺前,听见一牧童骑在牛背上口唱:“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葛洪为东晋时期人,字稚川,始以儒术得名,后好神仙导养之术。用圆泽比文及,赞美他道行高,又有前缘未尽的思念之情。因它一气呵成,前四句倾泻而出,后四句则“曲折顿挫”。特别是五六句那一联,意极沉着而笔力飞动,引出尾联,使人有语尽而情意无尽之慨。
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六月初,苏轼回到杭州与家人团聚。但是不知怎地,不管闲时还是在梦里,“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惠山及二泉之影总在他脑子里难以挥去。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尤其在“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后,极羡慕在惠山亲见的那幕情景,“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惠山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甘美适口。其原因是由于惠山岩石地层为乌桐石英砂岸,地下水从岩层中涌向地面时,水中杂质多数已在渗滤过程中除去。唐朝晚期,宰相李德裕很爱惠山泉水,曾令地方官使用坛封装,驰马传递数千里运到陕西长安,供他煎茶。宋代因其久留不败,二泉水一度成为进献皇帝的贡品。而杭州离无锡不过数百里,经运河来往的船只如梭,运输太方便了。作为“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品茶高手,那水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挡,正巧无锡知县焦千之(字伯强)来信求其作有关惠山泉的诗,遂信笔书下《寄伯强知县求惠山泉》诗遣专人到无锡,以诗换惠山泉。
“……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瓶罂走四海,真伪半相渎。……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这首五言诗,长达二十八句,在苏轼的诗中并不多见。
从惠山泉的聚育、岩涌、溢流、漫池等的形成过程,整个描述神采飞扬,声情并茂,浸透自己的倾慕醉爱。而最后的收尾,“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茶奴”的憨态可掬跃然纸上。
仅隔数月,即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初,朝廷命令下到,命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军州事。九月下旬,苏轼全家搭船离杭州,沿运河北行。十月上旬,船经常州。一泊岸,他便携家人直奔已经在常州为官的单锡家。同年加亲戚,两家人相聚甚欢。
单锡对苏轼讲起一件事。江西德兴县的俞仕隆,性豪迈。因常登德兴宝贤坊之山,便在山下建楼,后改建为学宫。熙宁二年(1069年),重新建楼于后山之巅,时任德兴知县的单锡以登高聚远之意,取名“聚远楼”。自己也特想赋诗以赞,但总觉功力不达,名望更不够。
一见同年进士加舅父,单锡自然求诗,以提升俞氏聚远楼的文气。“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苏轼不仅慨然应诺,且一发不可收拾,“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连作三首七律或七绝,“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14)
从单锡家归自己船舟时,抬头见自家船头上有一学子模样的人已恭候多时。双方互礼后,得知他是湖州归安县人沈偕,此时正在晋陵游学为考进士而作准备。当沈偕提及其父沈思,苏轼肃然起敬。
沈思,子东老,隐居湖州东林山。他虽不富裕,却酷爱购书、藏书、读书并且知足常乐,让苏轼赞叹:“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余。”
东林山,地处杭州、湖州要道间,南来北往的客甚多。这位沈东老尤喜结交过路的文士墨客,并且尽兴热情款待,“但知白酒留佳客”。沈东老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萍水相逢的故事,苏轼在杭州时便有所耳闻,现在由其儿子沈偕复述起当年的佳话,众人倍感亲切。
话说九年前的一天,有一位身穿布袍,头裏青巾,自称“回山人”的老翁造访沈家。见其风度神奇个头高迈,谈吐不凡,沈东老立刻拿出家酿的十八仙白酒招待,两人开怀畅饮,这个人却终日不醉。
到日薄夜暮降临时分,此翁随意取拿食剩的石榴皮,诗题其家东墙壁上:“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然后飘然出门越过石桥而去。东老一看,慌忙追出来却早不见他的身影,一猜此人应该就是吕洞宾。
吕洞宾生于唐贞元十二年(796年),据说他修炼成仙成后,一直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病痛并且不收分文。这首回山人先生的诗传开后,文士纷纷争相和其诗。此刻的苏轼细读后不禁也勾起诗瘾。
“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余。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一下竟连韵三首,“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余。”
传说吕洞宾暂居宿州符离县天庆观时,曾经在柴扉上用篆体写过诗。而苏轼下一句的“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则出自吕洞宾诗:“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苏轼得知,在沈东老偶遇吕仙六年后便悄然仙逝,不禁感到茫然与伤感,“凄凉雨露三年后,仿佛尘埃数字余。至用榴皮缘底事,中书君岂不中书。” 与沈偕临别前,沈偕求苏轼为沈东老故居和回先生曾登临过的那座桥题字,他欣然挥笔书了“东老庵”和“回仙桥”相赠。
五年后的元丰二年(1079年),沈偕终于如愿考中了进士。
数日后,苏轼的舟船抵润州(今镇江)。那位十八年前在京师相识的胡宗愈闻之,立刻从真州(今仪征)渡江过来与苏轼相聚。
常州晋陵人胡宗愈,字完夫,年长苏轼七岁。当年名落孙山时苏轼曾含泪与他离别。可胡宗愈并没气馁,两年后的他,不仅高中进士还摘得第二名榜眼。宋神宗赵顼登基后,胡宗愈被任为集贤校理,数年后又兼史馆检讨,遂同知谏院,专门负责向皇帝进言。
大宋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升任副宰相,他欲从地方上调自己的门生李定来京任御史。胡宗愈在朝会上据理力争:
“御史当用学士且经推荐,须有历官博士、员外郎的经历。如今用自己的幕僚不经推荐,定是宰相你的主意,如果大臣都不遵守法制,将来谁还敢说话呢?”王安石见他居然敢与自己争论,顿时勃然大怒, 随后就编个理由将他贬往真州任通判。现在与苏轼再次相见,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当地人王存,以及刚卸任的海州知州,回扬州老家暂休的孙洙都赶来聚会。他们同游位于北固山后峰,面临长江的多景楼,痛饮为乐,并邀歌女舞蹈伴唱,“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其中有一位叫胡琴的官妓,舞姿音色俱美。孙洙对苏轼说:“残霞晚照,非奇辞不尽。”苏轼略凝思,立刻来句调寄《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停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孙洙一听抬头哈哈大笑。
大宋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三日,苏轼全家抵密州。
在密州做官时,他的政见虽常被朝中人反对,但是他仍保持一贯的乐观,诗词中尽是欢快与豪放。在密州任上,他先后创作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作。两年后的十二月上旬,他又接到调令:“告下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移知河中府”,府治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
大宋熙宁十年(1077年)二月,当苏轼走到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朝廷命官已在驿站等候,传达新令:“告下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徙知徐州军州事”,且不准进入汴京向朝廷述职。
苏轼一听不禁惊愕,心里感到迷惑不解, 因为此处与京城相距仅仅数十里。但此时此刻的他也只能执行。当年四月二十一日,苏轼带了全家到达徐州。
从宋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在徐州一共生活了1年零11个月。
他在徐州任职期间,给徐州留下了黄楼、快哉亭、放鹤亭、东坡石床、苏堤等,还对徐州风土民情留下美好的记述。这期间他写了170多首诗词。尤其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放鹤亭记》,记述了云龙山隐士张天骥筑亭放鹤的实际,赞颂了清远出尘的山林隐逸之乐,张扬着一股冥思哲想的穿透力,对徐州悠久文化品格的形成与铸造,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苏轼是写酒写得最多的文人。中年之后的他,生活和创作都离不开酒。比如“吾侪一醉岂易得,买羊酿酒从今始”;“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诗美酒聊相温”;“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山城酒薄不堪饮,欢君且吸杯中月”;“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喝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等等。尤其在《放鹤亭记》一文中,他有六处说到酒。
其中卫武公作《抑戒》,认为没有比酒更令人荒唐和腐败的了,而刘伶、阮籍等人却因好酒而留名后世。更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第二段重点本是讲放鹤的,可苏轼却大讲特讲起酒来,以“酒”做宾,来陪衬鹤。 “山林遁士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诗言志,酒载情。在苏轼的诗文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酒抒怀,充分体现了在徐期间的畅快心情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爱民思想。“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浆肩相摩”;“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从君好种秫,斗酒时自劳”等都是例证。
在徐州,苏轼常与朋友一起登山临水,寻胜访幽,诗酒唱和,以他生花妙笔描绘了徐州的山山水水,并赋予神气与灵性。他在徐州的创作,不仅在内容,在形式上也不落藩篱。元丰元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张山人、颜复、王巩游云龙山的《登云龙山》诗就是典型: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这首诗写作者酒醉登山,醉眼朦胧时,见山上的石块就像羊群一样。苏轼身为使君去,不摆架子,平易近人,老百姓见他醉卧在石床上,无所顾忌,拍手大笑。不仅生动描绘了苏轼不拘一格的豪情,而且体现了他一贯“遇民如儿吏如奴”的爱民如子的思想。这首诗形式上虽然也是律诗,但仅有七句,全诗一韵到底,耐人寻味,在艺术形式上也是一次突破。
还有“东坡偕民求雨”也被传为佳话。面对徐州“久旱千里赤”的严重旱情,苏轼尊重风俗民情,同百姓一起来到城东石潭求雨。“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苏轼并不迷信祈禳,只不过是尽知州“守土之责”罢了。说来也巧,不久徐州还真下了一场喜雨。
当他亲眼看到旱情解除,丰收在望,农民喜气洋洋时,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著名的《浣溪沙》词五首。词中写道:“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农村淳朴的风光,老少俱欢的情景,写得生动活泼、亲切感人。究其原因,恐怕是“使君元是此中人”吧。
大宋熙宁十年(1077年)秋,到任还不到半年的苏轼,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黄河决口。当洪水抵达徐州城下时,他奋不顾身,“以身帅之”,亲荷工具结庐城上,过家门而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抗洪胜利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老百姓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
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它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
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对此都有记述,“回赠肉”就是“东坡肉”,是徐州的一道特色菜。
苏轼还在东门城墙上新建两层高楼,取名“黄楼”。落成典礼这天,苏轼在楼上摆酒设宴,全城万人空巷前来庆贺。苏轼很高兴地作了《九日黄楼作》这首诗。在回忆抗洪情景时写到:“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去年抗洪斗争惊心动魄,风雨泥泞;今年与民把酒赏花,悠游从容,如同泛舟江南溪,怎不令人感慨。云龙湖有十里长堤苏堤,是苏轼为防湖水泛滥发动人民所筑,故与杭州西湖苏堤同名。
苏轼在《灵璧张氏园亭诗》中说,“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可以认为,倘若不是朝命在身,苏轼大概会种树栽松,终老徐州的。
在苏轼调任去湖州时,彭城父老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攀援在苏轼的马前,他们捧篮献花,洗盏呈酒,为这位使君祝福。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带领军民抗洪治水,并获得皇帝嘉奖,创作了《放鹤亭记》等名篇。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
(15)
大宋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初,载着苏轼全家的舟船经过泗州,途经高邮寻访在徐州时新相识的秦观。
秦观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江苏省高邮市人。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大宋熙宁元年(1068年),他21岁,因目睹人民遭受水灾的惨状,创作了《浮山堰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
大宋熙宁十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别子瞻学士》)。次年,他应苏轼之请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宋才”。在苏轼的劝说下,秦观开始发奋读书,积极准备参加科考,可是命运不济,两度应考均名落孙山。苏轼为之抱屈,并作诗写信予以劝勉。
正巧遇到在秦家作客的杭州僧人参寥,他俩相约驾一扁舟,三人痛快地随意漂泊,玩一个夏天。公务在身的苏轼只能推却,两人索性顺搭上船,一路饮酒吟诗陪送他去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中旬,苏轼的舟船又经过常州。
看到熟悉的城郭街影、山野水网,苏轼从心底涌出几分慨叹:“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他携秦观、参寥同去攀无锡惠山,“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路经一座隐映林中的小庙,三人随踏漫赏,但见“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主人惠衷立刻招呼他们坐下,不仅端茶款待,还捧出新鲜的果品让宾客品尝。听到他们论佛谈诗,让苏轼忽然感悟出什么,“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临别时,他特书《赠惠山僧惠衷》诗以谢,“……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最后两句“客来茶罢空无有,庐橘杨梅尚带酸。”从大实话中细品,能感受出深浓的禅意。
他们返回山脚去拜访老友钱道人,“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他们步入惠山观,“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的意境顿时席裹全身。
回眸惠山诸峰,“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观壁上遗有唐代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三人逐一品赏。苏轼爱其语言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吊古泣旧史,……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钱道人取出六年前苏轼赠他们兄弟的诗,“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傍鸳鸯起。……结交最晚情独厚,论心无数今有几。”里面分明还蕴含着对其家乡常州的爱, “毗陵高山锡为骨,陆子遗味泉冰齿。……山头望湖光泼眼,山下濯足波生指。倘容逸少问金堂,记与嵇康留石髓。”
“毗陵”为常州旧名, “陆子”指唐代茶圣陆羽, “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字, 嵇康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毕竟是老友,与钱道人的交谈自然推心置腹。在《赠钱道人》诗中反省自己,“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苏轼隐隐感到某种政治势力正悄然向他笼压,担心口舌之祸,“当时一快意,事过有余怍。”不能不事先作好精神准备,“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大宋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二十日,苏轼抵湖州就任。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湖州。第一次是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冬,他任杭州通判,受江南转运司差遣,帮助湖州知州孙觉勘察堤堰,治理水患。此时孙觉创建墨妙亭,聚境内古碑三十余通,其中有智永集羲之书作的《圣教序记》、颜真卿书的《石柱记》、《射堂记》、《干禄字书》、《放生池碑》、《项王碑阴述》、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等。苏轼看过诸碑以后,感慨万千,挥毫作下《墨妙亭记》和《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第二次是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他离开杭州到密州任知州时路过湖州,曾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张有《六客词》记叙了这次雅会。他们在湖州碧澜堂欢聚畅饮,赋诗填词。十七年后,苏轼第四次来湖州,再宴于碧澜堂,又是六客对酒,只是座上之人,除苏东坡外,前六客中的五人俱已仙逝。东坡酒酣思故旧,作《定风波·后六客词》。
这第三次时间最长。但也仅仅做了三个月“父母官”,七月底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尽管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却让苏轼留下了七十多篇诗文,也让湖州百姓记住了这位祈雨祷晴,悯农的太守。
此次来湖州前,他就吟咏“余杭(今杭州)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到了湖州,更赞扬道场山“我从山水窟中来,犹爱此山看不足”这两句诗,是湖州“爱山台”名称的由来。孔子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又云:仁者爱人。“爱山台”何尝不寄托了湖州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不过,既为大文豪,又极善自适于乡野自然,苏轼品赏湖州之水便独具慧眼。湖州城南有四大溪流,北有千顷太湖,水网交错,泊荡星布,素有“水晶宫”美称,而东坡公又誉之为“水云乡”——“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尤爱水云乡。”
在湖州知州任内,正是荷花盛开时节。那时湖州南郊碧浪湖一带,莲叶田田,芙蕖吐艳,迷得苏东坡屡次泛舟,游赏不厌。他赞叹“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遐想“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可是苏轼到任之时,恰逢湖州久旱不雨,后来又久雨不晴,他两度率领僚属、百姓,到弁山脚下的黄龙洞祀求黄龙显灵。当他被逮进京时,城中百姓都来送行,骆驼桥上及市河两岸摆满香案,为苏太守哭祷平安。
(16)
在赴湖州任的上皇帝谢表中,苏轼因为看不惯朝廷某些权臣,顺便捎带几句,“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不料一时公文的随意,惹恼了当权者,也点燃了“文字狱”火山的喷发。大宋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乌台诗案”拉开帷幕。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其实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作《湖州谢上表》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句中“其”为自称。
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总是习惯于在遣词造句上表现得十分微妙;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含义。
比如御史台里的“新进”们。六月,监察御史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说苏轼愚弄朝廷。这里还有一点背景,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两派领袖分别是两位丞相司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而他们恼羞成怒,必然对苏轼进行报复,同时也是借新法谋私利,打击异己的一个步骤。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
偏偏凑巧,当时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他举的例子,“赢得”两句及“岂是”两句出自《山村五绝》;“东海”两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读书”两句出自《戏子由》。但经断章取义后,句句上纲上线。
马上,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脚后脚杀到,他们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李定举了四项理由说明为什么应当处苏轼极刑,他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接着说苏轼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再次,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轼拒不从命。最后,虽然苏轼所写诗之荒谬浅薄,但对全国影响甚大,“臣叨预执法,职在纠察,罪有不容,岂敢苟止?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非特沮乖慝之气,抑亦奋忠良之心,好恶既明,风俗自革。”
这位李定正是当年因隐瞒母丧而被司马光称为“禽兽不如”的家伙,苏轼也讥他“不孝”。虽然群小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将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此时,苏轼的一个好友王诜,是他印了苏轼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南部的苏辙送信,苏辙立刻派人去告诉苏轼;朝廷派出的皇差皇甫遵也同时出发,但苏辙的人先到,苏轼知道消息,立即请假,由祖通判代行太守之职。
(17)
皇甫遵到时,太守官衙的人慌做一团,不知会有什么事发生。苏轼也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依礼迎接他,应当以正式官阶出现。于是苏轼穿上官衣官靴,面见官差皇甫遵。苏轼首先说话:“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皇甫遵淡然道:“并不如此严重。”命士兵打开公文一看,原来只是份普通公文,免去苏轼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要苏轼立即启程。苏轼归看家人时,全家大哭。苏轼笑着说了一个故事安慰他们:
“在宋真宗时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大儒。有人推荐杨朴出来。杨朴实在不愿意,但是仍然在护卫之下启程前往京师,晋见皇帝。皇帝问道:‘我听说你会作诗?’杨朴答道:‘臣不会。’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抵死不愿做官。皇帝又问:‘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作了一首。’皇帝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太太作的诗念出来:更休落魄贪酒杯,且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家人听了这个故事,心里稍安。
可是太守官衙的人全都吓得手足无措,个个躲躲藏藏,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饯别。但老百姓都出来看太守启程,县志记载,老百姓都泪如雨下。苏轼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都想跳水自杀,他不知道要判什么罪,并且怕他的案子会牵连好多朋友。
等再一想,真跳了水,又会给弟弟招致麻烦。不然,后人就见不到《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
全家人到了安徽宿县,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们的行李,找苏轼的诗、书信和别的文件。后来苏轼发现自己的手稿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
大宋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拘押上船,沿运河北上。八月初经过常州境内,于八月十八日押解到汴京,关入御史台监狱。
(18)
大宋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二十日,苏轼被御史台正式提讯。苏轼先报上年龄、世系,、籍贯、科举考中的年月,再叙历任的官职和有他推荐为官的人。他说,自为官始,他曾有两次记过记录。一次是任凤祥通判时,因与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仪典,被罚红铜八斤;另一次是在杭州任内,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报呈,也被罚红铜八斤。“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最初,苏轼承认,他游杭州附近村庄所作的《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的;“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的。除此之外,其余文字均与时事无关。
到二十二日,御史台审问他《八月十五日看潮》里“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两句的用意,他拖到二十四日,才被逼按舒亶定的调子,说是“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至于《戏子由》诗违抗“朝廷新兴律”的主旨,直到二十八日才作了交代。
到九月份,御史台已从四面八方抄获苏轼寄赠他人的大量诗词。有一百多首在审问时呈阅,有三十九人受到牵连,其中官位最高的是司马光。王安石罢相的次年(1077年),苏轼寄赠司马光一首《独乐园》:“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实为司马光重登相位大造舆论。御史台说这诗讽刺新法,苏轼供认不讳:“此诗云四海苍生望司马光执政,陶冶天下,以讥讽见任执政不得其人。又言儿童走卒,皆知其姓字,终当进用......又言光却喑哑不言,意望依前上言攻击新法也。”
虽然“罪名成立”,但当时新法已废,凭此罪名不能判重刑,于是御史台又找。找了痛斥“新进”的《和韵答黄庭坚二首》,抨击“生事”的《汤村开运河,雨中督役》诗。前者是与黄庭坚唱和的,后者寄赠好友王诜。
《和韵》诗云:“嘉谷卧风雨,莨莠等我场。阵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苏轼自己解释说,前四句以讥今之小人轻君子,如莨莠之夺嘉谷也,后面意言君子小人各自有时,如夏月蚊虻纵横,至秋自息,言黄庭坚如“蟠桃”,进用必迟;自比“苦李”,以无用全生。又取《诗》(诗经)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皆以讥讽当今进用之人为小人也。苏诗巧用“悄悄”、“愠”等词,暗藏“群小”之意。要不是作者解释,还没多少人知其中奥妙。
《汤村》诗云:“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苏轼也供认自己确有对盐官在汤村一带开运盐河的不满,“农田未了,有妨农事”,“又其河中间有涌沙数里”不宜开河,“非农事而役农民”,“役人在泥中,辛苦无异鸭和猪”等等。人在指控之下,仗义执言也是罪行。
这些赠黄庭坚、王诜等人的诗文,一时成为轰动朝野的新闻。舒亶等人趁机落井下石,怂恿副相王珪检举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诗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珪诬告说:“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神宗冷静地回答:“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不久,狱吏问苏轼咏桧一事,苏轼巧妙答道:“王安石诗‘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此龙是也。”狱吏会心而笑,那些自称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连王安石说过“蟠龙”也忘记了。
对苏轼的指控,有的十分牵强,刚才的咏桧诗就是一例。还有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作的《后杞菊赋》的序言里曾提到吃杞菊的苦种籽,御史认为作者是在直接讽刺全境百姓的贫穷,尤其指朝廷对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眇者不识日” 是讽刺科举考生的浅陋无知,讽刺考生不通儒学,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经新义》里对经书的注释。苏轼对大部分指控,都坦白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
在给王诜的诗里,有一行是坐听“鞭笞环呻吟”,又说,“救荒无术归亡逋”,他也提到“虎难摩”是为政贪婪的象征。给李常的诗里,他确是说在密州“洒涕循城拾弃孩”,见到男尸、女尸、婴尸饿死在路边,当时确是“为郡鲜欢”。在给孙觉的诗里,有一行说二人相约不谈政治,是真在一次宴席上约定,谁谈政治就罚酒一杯。给曾巩的诗里说他厌恶那些“聒耳如蜩蝉”的小政客。给张方平的诗里把朝廷比作“荒林蜩蚻乱”和“废沼蛙帼淫”,又说自己“遂欲掩两耳”。给范镇的诗里,他直言“小人”,给周邠的诗里把当权者暗比作“夜枭”。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苏轼写了两首诗给他: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向方知冀北空。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辨雌雄。”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腐鼠何老吓,高鸿本自冥。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前一首最后一句取自诗经“俱曰予圣,谁识鸟之雌雄”,等于说朝廷上只有一群乌鸦,好坏难辨。后一首表达自己对小人的争权争位不屑一顾。这些无疑会激怒御史台群小,加上他们本就是来迫害苏轼的,所以后者的狱中日子不会好过。
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今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
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本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如此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宋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辑集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29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王珪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因为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
同时,正直人士也仗义相救。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连身患重病的曹太后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苏轼未判重罪,与这些幕前幕后相救的人功不可没,否则,中国的历史上,就会失去一位光照千古,集词人、诗人、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艺术天才。
但是,御史台的人也在疯狂行动,他们准备把新法反对派一网打尽。李定奏上一本,要求太后国丧时不赦免涉案人员,舒亶更狠,他奏请将司马光、范镇、张方平、李常和苏轼另外五个朋友一律处死。经过几番犹豫后,宋神宗最终于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下诏:祠部员外郎直史馆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这样的结果,李定等人自是大失所望。
(19)
大宋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已经四十四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于今之县武装部副部长,无“签单权”,几乎流放。
精神寂寞,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四十七岁的苏轼撰诗并书《寒食帖》,发出人生之感叹的苍凉之情,表达出惆怅的孤独之怀,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异彩,势奔放,无荒率笔,被称“天下第三行书”。
在“乌台诗案”受到牵连的人中,三个人的处罚较重。驸马王诜因泄露机密给苏轼,而且时常与他交往,接受调查时,还不及时交出苏轼的诗文,被削除一切官爵;其次是王巩,被御史附带处置,发配西北;第三个是苏辙,他曾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但是他并没收到什么严重的毁谤诗,只由于家庭连带关系遭受降职处分,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
其他人,张方平与其他大官都是罚红铜三十斤,司马光和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位其它朋友,都各罚红铜二十斤,诗案总算了结了。
可是苏轼出狱当天又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要是由御史台的人检查起来,他又犯了对帝王大不敬之罪,因为“少年鸡”指的是贾昌,相传是唐代的“神鸡童”。
这位贾昌,七岁时就能攀树爬高,在鸟群里辨听鸟语。他还酷爱斗鸡,因家贫买不起鸡,只好用木头做的假鸡斗着玩。一次,唐玄宗出游,看了贾昌斗假鸡的表演,拍手叫绝,遂把贾昌召进宫,叫他喂“御鸡”。
贾昌从小就和鸡交上了朋友,经过细致观察,精心饲养,他对每只鸡的强、弱、勇、怯,健康状况,毛的色泽,啼叫的声音,吃食的爱好,饮水的时间等等,都了如指掌。
他还能模仿鸡叫的声音、动作,对鸡发号施令,小小年纪便成了驯鸡能手。别人夸他是“神鸡童”,他却说:“我不神,只是我养鸡特别用心罢了。”
贾昌年老时告诉别人说,他在少年时曾因斗鸡而获得唐天子的宠爱,任宫廷的弄臣和伶人。这一点可引指朝廷当政的小人,就是宫廷中的弄臣和优伶,现在苏轼在诗中引用不是诽谤是什么。
黄州是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可在苏轼笔下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他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
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衷疲颓唐之病。即使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他也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轼自述:“吾酒后,乘兴作数千字,觉酒气拂,从十指出也。”试看“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者甚干忙?前事既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叫是罪,三万六千场,一叶轻舟穿淼茫。”(《雨夜宿净行院》)“君看岸边苍石上,石来蒿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往,造物虽弛如吾何?”(《百步洪》)履危难而处之泰然,但是家居黄州后薪金微薄,随着时日的推移,苏轼全家竟然难以果腹。
次年初,经黄州知州同意,将旧兵营中一块荒地暂交由苏轼家耕种,以解饥寒之忧。苏轼十分喜爱唐代白居易的诗篇,尤其《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看看这片土地,恰恰也位于城东的小山旁,所以他将它定名“东坡”,诗境和地理巧合,既简明又深蕴,浑然天成。对此名苏轼深爱得竟然痴迷,不久他索性自号“东坡居士”, 苏东坡这号称便这样流传开来了。
常州好友钱世雄虽因“乌台诗案”受到牵连,被罚铜20斤,但与苏轼友情不断,苏轼在黄州流放期间,俩人依旧鸿雁往返。苏轼感动之余,在大宋元丰五年(1082年)夏季,特为其父钱公辅的《遗教经刻石》作跋,随后寄赠钱世雄。
跋中对钱公辅的评价甚高:“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轼在杭州,与其子世雄为僚,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峭峙有不回之势。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今君倚之书,盖讱云。”
大宋元丰六年(1083)年末的一天,快48岁的苏轼猛然想到,好像久未与老友钱世雄通信了,正好27岁的大儿子苏迈学业初成,明年将赴饶州的德兴县任县尉,便信笔一气挥就:“久不奉书,盖无便,亦懒怠之罪,未深讶否?比日起居何如?某与贱累如常。曾托施宣德附书及《遗教经跋尾》,必达也。”此时眼前又浮映出江南的美景,众位旧友,所以他急切询问:“吴江宦况如何?僚有佳士否?垂虹闻已复旧,信否?”并告知自己近况:“旅寓不觉岁复尽,江上久居益可乐,但终未有少田,生事漂游无根尔。儿子明年二月赴德兴,人口渐少,当稍息肩。余无可虑。会合何时,万万自爱。”
作者简介:陈平 江苏省作协会员 国家文学三级,作品有长篇小说《遁甲地书》《网络世界》,纪实长篇《地平线上的背影》,纪实长篇小说《勇者无俱》,杂文集《乙未倬昭集》,散文集《劲草丛语》《逸事风闻》,《陈平中、短篇小说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