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胜:碧血千秋
在中国的墓园中,叫“国殇”的,除了极地边城腾冲这一座外,可能再无二处了。我觉得,每一个来到腾冲的中国人,可以不去别的地方,但不能不去国殇墓园瞻仰。因为,他能使你的灵魂得到洗礼。
墓园建筑的整体布局仿南京中山陵,讲解员介绍,墓园的右侧是滇缅公路,左边是一条通往城西松园的公路。位于两条路之间的墓园平面图呈西南狭,东北宽的“钟”形,寓意“木铎警世”“警钟长鸣”。位于钟口的大门,八字形,是土木砖石结构的牌楼式建筑,门额上的石刻匾额“国殇墓园”由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题写。
我们从“滇西抗战纪念馆”出来,由写满了抗战老兵名字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一侧步入墓园,眼前是一条林荫甬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却透不过苍绿的叶片,只好点点斑斑地在甬道上跳跃,让我疑心这一刻的时光中,是否杂糅了纷繁的历史。
1944年夏,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敌囚藏重康美大佐及以下6000余人全部被歼,我军亦阵亡少将团长李颐、覃子斌等将士8000余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盟军(美)阵亡将士19名。
腾冲光复后,在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各方集资在风景秀丽的来凤山北麓小团坡上修建了这座国殇墓园,以安忠魂。
顺着甬道走向公祭广场,广场四周摆满了黄色和白色的花。人们以献花的方式表达着对阵亡将士的崇高敬意,他们是真正的民族之魂,真正的民族脊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献出了自己的血肉之躯,才使得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生生不已。
从公祭广场拾级而上来到“忠烈祠”,这是一座五间重檐回廊式的建筑。纪念厅两侧中国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依然醒目。忠烈祠二层叠檐下挂着蒋中正题写的“河岳英灵”匾额,忠烈祠门前石墙上镶嵌的是蒋中正题、李根源书的“碧血千秋”石刻。祠内四柱上悬有何应钦、卫立煌、霍揆彰、周福臣等高级将领的题联。中国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以及这些人的名字和题字,在大陆很少能见到,除非在电影里。一瞬间,时光真似倒流,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民族存亡之秋。无数的英灵在我们眼前鲜活起来,他们前赴后继,喋血沙场。
忠烈祠后的小团坡,就是埋葬忠骨的地方。坡顶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耸立,烈士墓以塔为中心呈辐射状,将小团坡分为八块扇形地面。每块扇形中,自上而下依原作战部队序列和职衔高低整齐地排列着九行小墓碑,碑上刻着烈士的军衔和姓名,计七十二行,三千三百四十六块。墓碑肃立,仿佛是一支正在整装待发的队伍,如果一声号令,将士们依然会从埋身处跃然而出。
七十年的时光仿佛一瞬,七十年的风雨涤尽了墓碑上的尘埃,让每一个名字在阳光下都鲜活了起来:上等兵罗少华、上等兵高登和……
这些墓碑高不盈尺,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既没有刻下烈士们的籍贯,也没有刻下他们的生卒年。我不知道至1944年的9月,他们的生命年轮划过了多少圈。有关史料记载,当年参加光复腾冲战役的士兵,年龄大多为十七八岁,有些只有十四五岁。当年李根源先生正是考虑到牺牲的将士大多未成年,故而把墓园命名为“国殇”。
从小团坡往回走,忠烈祠前一侧的草坪上,一尊抗战小兵的塑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抗战小兵一脸稚气,身上挂着军用水壶和背包,面带微笑竖着大拇指。讲解员说,这是根据藏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照片重现的一尊塑像。照片拍摄于1944年11月23日,少年兵叫李占宏(音译),刚刚13岁,已在部队服役两年了。
十多岁,花一般的年纪,本该是无忧无虑的时候,然而在那一个挣扎在生与死关头的惨烈年代,柔弱的肩头也要过早地担起一副沉甸甸的重任,想想都让今天的我们揪心。隔着七十年的时空,他的脸上却没有一点愁苦,我们从他的微笑里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不屈和坚韧。
“李占宏”的后来是一个谜,据说曾有网友发起了“寻找李占宏”的活动,但终无结果。他牺牲于战场?还是遭厄于我们那个极左的年代?那个年代我们只讲共产党抗日,不讲甚至避讳国民党抗日的历史。
岁月沧桑,当年的抗战老兵们渐渐远去了,他们当中有多少人隐身于历史的迷雾中。我们谁也不能清楚。
今天来到国殇墓园,我们可以告慰英灵的是,国共两党“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14年7月7日上午10时,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国民党抗战老兵林上元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一代抗战老兵,无论属于共产党还是属于国民党,都是为祖国而舍生取义,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碧血千秋。
正午的阳光照射在墓园里的树叶上,让树叶变得晶莹剔透起来,汁液在叶脉间无声地流淌,这一片片的树叶多像小团坡上那曾经一张张稚气未脱却又充满阳光充满朝气的脸啊。
小团坡,小团坡,我在心里默默念着小团坡,忽然想,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兄弟,是团聚在这坡上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兄弟之间可曾聊聊各自的家事?而他们杀身成仁、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凝聚成天地间的一股正气,这个白天,这股正气在我们的胸腔中回荡,令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得到升华,都激情满怀,都决心投身到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英灵不朽!
作者简介:俞胜(1971-)男,安徽桐城人。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城里的月亮》《寻找朱三五先生》,散文集《蒲公英的种子》等。作品入选《新实力华语作家作品十年选》《中国散文排行版(2014)》《2016年中国散文精选》《2017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1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多家文学选本。曾获安徽省首届鲁彦周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中国报纸副刊美文二等奖(2015)等文学奖项多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文艺评论》等报刊有关于其小说创作情况的介绍。 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