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平:人间只留清白在

作者: 张纪平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0-10-07 20:04 阅读:

开封城西南有一处碧波荡漾的湖水,岸边绿树浓荫,湖水清澈秀美。当地人把这湖叫包公湖,也叫月牙湖。月牙湖的叫法即是说这湖是月牙儿的形状,也取包拯额头月牙痕迹之意,总之,是纪念包拯的。甚至传说这湖是因了包拯而有的。但合理的解释是这湖水的形成应和黄河水有关。开封久受黄河之害,古汴梁早已在现在开封地下的几米甚至十几米处了。

包公湖坐落在开封的黄金地段,即在城内又有大片湖水相托,在现代化的城市里是难得的商业用地。可就在这湖边,辟了一万多平米的面积独为包公祠所有。据我所知,建包公祠的还有安徽省合肥一处,那是包拯的出生地,是和安徽有些渊源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所建。从寻祖上说,合肥的包公祠是正宗。可从包拯的业绩上说,开封的包公祠更值得人看。因为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照例,包公祠里有威严的包拯像,身高三米,金黄披身,面目庄严,尽显清官本色。塑有包拯像的大殿入口处摆放着龙虎狗三具铜铡,当然不会是原物了,可摆在这里看着也叫人心惊。祠里还有一间房搭建了一处刀铡陈士美案的场景,尽管从史实考证说这是个冤案,可包公的正义早已盖过了对此的非议,人们关心的是包拯的刚直不阿,不畏权势,才不管陈士美的案情是真是假,对公平和正文的向往使人们不愿意提及细节的真实。

包公留在后世的文墨不多,这点无法和同样坐过开封知府的欧阳修诗文墨迹遍天下相比,可知道欧阳修打坐在开封府的人并不多。人世间对清白正直的官员的记忆比记起官人的诗文更鲜活。包公祠里只留有两样包拯的文墨痕迹:一处是出仕明志诗,另一处是包公家训。前者是告诫自己的,后者是警示家人的。其实,作为一个官,一个终身为仕之人,有这样文字足矣。

引人深思的是一处殿堂里放置着的一米多高的陈迹斑斑的石碑。这便是著名的《开封府题名记碑》,实际上,也可看作是京官花名册,因这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148年间,任过开封知府的183位姓名以及任职的年限。这在别处是绝无仅有的,也当是包公祠里最珍贵的文物。碑石虽还完整,但边边角角已经有些残破,所幸的是上面知府的名字无一处残缺。这碑大概是在金元时期的产物,因为最早建包公祠就是在这个时期,后朝的统治者可以推翻前朝政权,可以列举前朝的皇公大臣为罪人,但对清正廉洁、公平正直的官也是给予充分尊重的。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每个当权者总是要举一下清明公正的大旗,也是取悦于民,民众是真心的期盼天下真正公平正义,真有刚直不阿,替民做主的清官。石碑就在做证,在刻有183位开封知府的石碑上,刻有包拯名字处出现了一道深深的光滑的凹痕,那是千百年来看此碑的人用手指点并爱抚的抚摸之故。人心的力量有多大,竟把石头化成凹。

从碑上记载的年份看,包拯在开封任知府的时间不过一年零三个月,可就这一年零三个月,让他永存于世,永存后世的百姓心间。而碑上记载的后来成为更大官,乃至皇帝、宰相的也大有人在,但非但外人,就连开封人也不记得他们了。连名扬天下的寇准、欧阳修也只是叫人依稀知道当过宰相,写过诗文,而不知曾和包拯同样做过开封市长

我很担心,过若干年后,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碑》上的包拯名字会失掉,因为现在的人还在抚摸,而且摸索的力度无疑更大。那么,总有一天,那会是一处深凹的空白。又想,何必担心呢,包拯的名字怎么会只刻记在这石碑上,他不早刻在人心上了吗?包公湖在告诉我们,包公祠在告诉我们,《开封府题名记碑》在告诉我们:作为官,永存于世间的只有

作者简介:张纪平,汉族, 1959年6月出生,祖籍辽宁黑山,幼年既随转业军官的父亲到北大荒。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曾任黑龙江省农垦绥化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长、铁力农场党委书记等职,现任农垦绥化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理事。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散文和报告文学写作见长,坚持文学创作三十余年,在《北方文学》、《新青年》、《黑龙江教育》、《散文福地》、《黑龙江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百余万字。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剪刀裁出的世界》、《托起太阳的风姿》、《大地与天空拥抱》、《肇源农场:1998》;散文《山坳》、《飘雪的季节》、《那河·那水》、《那座静静的小白楼》、《丁香有缘》等。散文集《往事在说》、《独自行走》,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比若故乡》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往事在说》获第八届丁玲文学奖二等奖;散文集《比若故乡》获第九届丁玲文学奖一等奖。有多篇报告文学、散文作品被收录在公开出版的各种作品专集中。

赞助推荐